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习惯就好(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家的担心,宇文温当然知道。

    而现在,皇太子和太子也知道了,这是“基本盘”们通过另一种途径,将“民意”上达天听,试图靠走“儿子”这条路,让“老子”做出改变。

    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宇文维宁意识到事态的严肃性,方才那种被人骗了的恼怒之情荡然无存,如今满脑子想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和自己的追随者闹翻,这是上位者最大的忌讳,你们可知汉光武帝的‘度田’为何失败么?”

    这个问题,宇文维城听父亲说过,于是答道:“孩儿知道,光武帝虽然出身南阳,但起家靠的却是河北豪强,而度田‘损害了河北豪强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于是以失败告终。“

    “没错,那么你们认为,父亲若是对汉沔地区的粮价坐视不理,任由整个荆襄地区的粮价长期低迷,后果会是什么?”

    “呃....”宇文维城看了看父亲,又和弟弟交换了一下眼神,没有开口。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不敢说。

    宇文维城不敢说,宇文维宁更不敢说。

    “事实很简单,粮价、布价,不会再回升,价位就是这么低,数百年来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难以为继了!”

    宇文温开始说一些不足为外人知的内容:“土地当然是最宝贵的财富,但当土地上出产的粮食、丝麻大幅贬值,这就意味着土地在某种意义上贬值了。”

    “想想看,那些动辄坐地数百上千顷、储粮千钟的豪族,财富直接腰斩,那是多么的痛彻心扉?”

    “粮食、布匹不值钱了,财富大幅缩水,家大业大开销大,亏空谁来补?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想造反,却打不过官军!”

    “造反,是死,不造反,就是等死么?”

    “不是!面对低得令人发指的粮价、布价,自耕农可以务工挣钱养家糊口,那么这些大地主、大庄园主,为什么就不能开办工场、作坊,走实业路线,换一种活法,适应新的形势呢?”

    “办实业积累财富,可比种田要快得多,这种新形势,习惯就好!”

    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听着听着,已经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听着父亲所说,只觉得懵懵懂懂。

    “你们探访民情,还有一点没探到,那就是抱怨谷贱伤农的那些大户们,实际上大多开办有工场、作坊,靠着滚滚利润,日子过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坦。”

    “他们实际上已经适应了新的形势,习惯了办实业快速积累财富,只是....”宇文温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只是脑子还没转过弯,遵循千年以来的传统,把土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不仅如此,许多工场主、作坊主,赚了钱之后,不是继续扩大产业规模,而是拼命买地,重新变回了大地主、大庄园主!”

    “这是不允许的!决不允许他们走回头路,实业既然办了,就得一条路走到底!还没办的,就得走上这条路!”

    宇文温的语气有些杀气腾腾,听得宇文维城、宇文维宁有些冒冷汗,他们是第一次见到父亲如此严肃的说一件事情,大气都不敢出。

    只听父亲继续说道:“要办实业,就得让土地在某种意义大幅贬值,但要这一点可不容易,光靠政令是做不到的,那么靠的是什么?“

    “低得令人发指的粮价、布价!直接让土地的产出大幅贬值,这就是经济规律的用法!“

    “朝廷在各地大规模兴修水利,开荒种地,又推广交州稻,还推行汉沔大开发,就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压低粮价。而朝廷到处成立织造司是为了什么?水力纺织布大规模倾销各地,把布价都压到什么价位了”

    “千年以来的男耕女织,渐渐无法维持家庭日常开支,所以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