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世家人的脑洞(第2/2页)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再嫁嫡女给皇帝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和面子问题,而且往皇帝身边派眼线还涉及到一个信息共享的问题,试问有谁愿意分享?
    万一有了什么独家消息,谁都想借机牟利,防备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告知其他人?
    所以各家都争着献出自己无关紧要又很可靠的女子。
    几番扯皮过后,各家互不相让,直到几个小辈昏昏欲睡的时候才达成一致。
    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一体,要发动关系送一个庶女和一个舞姬给皇帝,京兆韦氏脸皮厚,要用李世民的老婆韦氏去走皇后的后门,送一个十五岁的嫡女入东宫,范阳卢氏大出血,准备用丰厚的陪嫁嫁庶女给皇帝,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则是脑洞清奇的要邀请皇帝出席两家举办的诗会,让两家选出的女子与皇帝来个“偶遇”可谓是各有各的
    道。
    世家人就是如此不要脸,见到好处就上,碰到问题不逼到墙角都不会出头,他们不是铁板一块,各自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就是他们最终被武则天彻底搞死的原因。
    他们这里讨论的热火朝天,要给皇帝献上一堆小老婆,李元喆那里却是被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给拖住了脚步,烦的他直接一脚把老孔踢出了东宫。
    孔颖达乃是孔子后裔,在儒家的地位尊崇,即便是身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也没有受到什么牵连,早早的便被李渊认命为国子监祭酒,妥妥的文坛宗师。
    李元喆原本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以为他是个单纯的学者,听说他来求见还专门准备了不少书籍想要送给他,谁知这家伙一见面就是一顿数落数落皇帝,敢在大唐干这种事的人还真不老少。
    李元喆本着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的心态听了几句数落,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反正排队骂自己的人多了,老孔算老几。
    再说老孔一个老学究能有什么坏心思,给他一个插队的机会又何妨?无非就是说些让皇帝爱惜民力为天下苍生多考虑之类的劝谏而已。
    可听着听着他就觉得不对味了,老孔竟然拿出一份旬报特刊指着上面招生简章问出了一句他孔家人最不该问的一个问题:
    陛下为何准许女子入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