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五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3/4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县产铁定额为九百三十四万五千斤。”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高皇帝给山西一省定额为一百一十四万七千斤。”
    “也就是说近阳城一县的定额,就是洪武二十八年山西一省定额的七倍以上。”
    “时过境迁,而朝廷法度不变。”
    定额是朝廷派下去的产量,铁课是朝廷收多少铁。
    阳城一县的产量,已经是朱元璋时期给山西一省产量的七倍了。
    工部尚书石璞接过了话茬说道:“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去岁铁课应为一千八百万斤,铁定额两万万六千九百二十三万斤。”
    “但是铁课岁收仅为两百万斤左右。”
    两百万斤多少?
    一千吨。
    大明铁定额产量为两亿斤,大约十六万吨,但是朝廷因为没有官冶所,收铁课就收了一千吨。
    石璞面露难色的继续说道:“各处铁冶,久已住罢,今内库国帑所贮铁有限,而营造。军旅差遣c在京各官署所费靡多,恐岁用不敷。”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所以,官冶所,势在必行。”
    大明一到用铁的时候,就得向民间扑买,用粮食或者银子去换,这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
    朝廷没有官冶所,就受制于地方,受制于势要之家把持的铁厂,就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皇帝想办点事,就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势要之家,他们肯做,让百姓才跟着做。
    得钱得物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而现在随着石景厂的逐渐建成,朝野之中,也不断的浮出了不尊祖训c
    与民争利的种种声音。
    想要站着把这个皇帝当了。
    朱祁钰就得做出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与其去折腾已经完全崩坏的铁课,不如另辟蹊径,官冶所必须要办。
    偌大个大明王朝,朝廷手中就一千吨铁可用,临到用铁,就得扑买,万万不行。
    胡濙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陛下,太宗文皇帝,当初其实多次反复重开官冶所,而后还多次下西洋,臣以为此事,也不算违背太祖皇帝的皇明祖训啊。”
    “陛下,太祖皇帝锐意进取,国朝初创已与今日大有不同,太祖高皇帝言,革故鼎新,方为万世之良策。”
    胡濙专门为朱祁钰打补丁,违背祖制?
    根本不存在。
    太祖高皇帝一生践行革故鼎新,进退而不失其正,就不算违背祖制!
    祖训还有宦官不得干政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不也成了既定事实了吗?
    诸位大臣都长长的松了口气,胡濙的解释很合理!
    大家都没有违背祖宗的决定!
    营缮司主事蒯祥俯首说道:“陛下,即便是石景厂日夜不息,这恐怕也仅仅够朝廷用度,臣以为也应督促民炉铁匠,来到石景厂看一看,学一学,景泰炉之巧妙。”
    “自采自炼,如同盲人摸象,始终不得要领,铁料极差,钢料极少,臣以为应行教化之功,方为治世无遗贤,不为天下无遗利。”
    蒯祥的意思颇有点大明版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只不过在大明的语境里,就是教化之功,大明的官冶所,并非与民争利,而是代表着大明皇帝的教化之功。
    朱祁钰却摇头说道:“此事以后再议,石景厂初露锋芒,亦未成定式,不宜擅动。”
    他否了蒯祥的建议,不是蒯祥讲的不对,而是时机不对。
    现在这个时间,石景厂还没开始发力,若是早早炫耀一样让人看,万一失败了或者无以为继,岂不是贻笑大方?
    盐铁会议,自然是有盐有铁,梳理一下过往大明关于盐铁的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