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四章 铸币不精美 等于不铸币(第3/4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倍的金元宝,朱见深病好以后,兴安立刻拿着二两重的金元宝和小元宝,还给了太医院院判陆子才。
    本身宦官就是皇帝和朝臣们沟通的一个桥梁,当然要用,但是朱祁钰从来不滥用。
    他站直了身子,走进了大明兵仗局,兵仗局,现在已经完全变成压功赏牌和勋章的地方,现在这兵仗局内,全都是铸币的家伙什儿。
    大明是极其渴望货币的,这一点朱祁钰是心知肚明的。
    盐引的超发,却被私盐场吸收之事,就是证明大明对货币的渴望。
    如果不是大明皇帝赏赐诸王勋戚无度,太多次滥发超发盐引,第五琦的盐引制度,其实可以延续到大明轰然倒下的那一刻。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唯一尺度。
    盐引的价值,是送到边镇的粮草和南方盐场的盐,双重劳动决定了它的价值,但是一旦朝廷超发,盐引就失去了,送到边镇粮草这一价值。
    那盐引的价值自然立刻暴跌。
    盐引作为货币的时候,交换价值暴跌,使用价值的涨幅,并不足以弥补交换价值的暴跌,盐引自然是越来越不值钱。
    越不值钱,朝廷就越是滥发,最后盐引制度彻底崩坏。
    大明的欠账也就越多,崇祯看着老祖宗们欠下的两百年的账,只能呜呼哀哉。
    而银两在当下大明,是没有使用价值,却有极大交换价值,而且十分稳定的货币。更没办法超发。
    朱祁钰不愿意让盐引充当货币,但是在未来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盐引和银币都会作为实质上的货币,在市面上大肆流通。
    而兵仗局的工坊,造币的速度,就
    决定了大明是否可以长治久安。
    宝源局是怎么废掉的,宝源局的主事王炳富为何整日里无所事事?
    要是让宝源局一年铸30亿枚铜钱,王炳富现在一定不会那么胖,忙得他晕头转向!
    而此时的兵仗局工坊非常的忙碌。
    朱祁钰信步走在兵仗局内,所有人都是形色匆匆,所有人都是忙忙碌碌,取银两称重,熔炼银c铜c锡,压成银条,做成胎饼轧边,再印上轮廓文章,再次称重装箱。
    现在兵仗局接了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大订单,这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大订单,首先是陛下的两百万两,然后是户部的一百五十万两,共计会产生四百五十万枚大明银币。
    而工期为一年。
    如果要折合的话,大约相当于90亿枚铜钱,流入大明的市场。
    这是何等的忙碌?
    工匠三班倒日夜不休,才有可能做得完。但是这是缓解大明货币压力的最好办法。
    兵仗局有四台个超大的万两天平,精度到一毫,也就是0001两。
    兵仗局共有二十八坩埚炉,每一炉每次可熔银c铜c锡三百斤。
    而制作模具胚,最开始的图案,是朱祁钰亲手画的,为阳文正字,再翻刻为阴文原模c二次模c工作模c油土浮雕c石膏打型,最终成为白铜型,上人力螺旋压力机,刻白铜定型。
    人力螺旋压力机,乃是兵仗局当初制备勋章的一大利器。
    而银料和铜锡融合之后,过滚机,成为固定厚度的银条,随后过镟车切割胚饼,胚饼滚光边,在退火之后,上压印机铜模压印。
    压印机同样为人力螺旋压力机,不过这台更大,而且用上了齿轮,由十六个人推动。
    压印结束之后,还有专人称重,确定重量,合格之后,才会放到箱子里,一枚一枚摆好。
    每十枚银币为一摞,系红绳挂所有流程工匠名号,送于太仓和内承运库太监检查。
    朱祁钰拿起了一枚银币,花纹极其精美,因为加锡铜也足够的坚固耐磨,正因为严格的把关,朱祁钰才放心推动自己的新货币政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