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能不能帮我个忙?(第2/3页)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较密切的,按理说作为希望集团的前员工,杨铸认识几个铸投商贸的人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但铸投商贸毕竟是一个规模依然非常不小的企业,撇去里面必然森严的规章制度不说,工友之家项目在运营方面更是以标准严苛著称,杨铸作为还未正式入职的新员工,自己的请求还没说呢,他却隐隐一副不当回事的表情
    这位老同学,真的靠谱?
    不过那足足十八块大洋的碧螺春都点了,话也挑了个开头,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她想请杨铸帮忙的事情说了出来。
    嗯
    故事是这样的。
    于晓华同学虽然是班花,学习方面也算得上准学霸,但家里的条件其实当真不怎么样。
    自打小学时期父亲因为钻井事故去世了后,她那早已内退的母亲便只能靠着摆摊做点小生意养活母女两;
    卖的嘛除了一些常见的卤味之外,便是现在在后仓和临潘一带极有名气的“香酥鸭”了。
    这种香酥鸭与后世常见的同名食品有很大的不同,工艺极为复杂,据说除了对原料极为苛刻外,还要先腌再卤,接着低温油炸,等到里面的肉都半酥之后才起锅,然后撒上满满一层芝麻和辣椒花椒,其口味之独特,能让杨铸流口水——毫不客气地说,从杨铸的角度来看,后世所有的同名美食都是渣渣;
    只可惜这种食物貌似是滇黔贵钻探公司这边的人改良而来,上一辈子离开了这片地方,杨铸便再也没有吃到过同样口味的东西了,一度引以为憾;
    只不过于晓华的母亲虽然是最开始卖香酥鸭的那批人之一,近几年却遇到了一堆难题。
    首先是随着香酥鸭的大受欢迎,跟风卖这玩意的人也多了起来,客源被分散的厉害。
    老一辈的云贵川妇女都是厨房好手,香酥鸭这玩意虽然工序麻烦,但其中的奥妙对于她们而言并不难破解,于是随着钻探公司的下岗潮到来,临潘+后仓巴掌块大的地方,竟然一口气冒出了十多家卖香酥鸭的。
    其次便是随着物价上涨的厉害,利润越来越薄。
    由于需要炸的很干的原因,鸭子的重量缩水很厉害,因此香酥鸭这东西在售价上固然不便宜,但摊上了各种耗材,毛利其实真心不高;
    其余人为了揽客,出现了降价的热潮,相对应的,便是鸭子炸的越来越不透,到最后更是用猛油把鸭皮炸酥了就算了事;这样下来虽然价格降下来了,但是商家的毛利反而提高了不少。
    偏偏于晓华的母亲主要是老客户为主,在试过两次这种偷奸耍滑的伎俩,得到老客户的一致差评后,抹不下脸面的她不得不又重新回归了原汁原味的做法,可是这样一来,价格便降不下来,生存便是个大大的难题。
    于晓华在毕业以后,与母亲聊起此事时,灵光一闪香酥鸭的客户粘度是极强的,口味在这十多年里也经过了无数人的认可,既然临潘和后仓这边竞争惨烈,那为毛不换个更大的市场去做做?
    因此,心疼母亲外加自信满满的于晓华在拿到毕业证后,与母亲磨了足足一个月,在付出屁股上挨了无数巴掌的代价后,终于拿着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如愿以偿地在泉城开了一家小小的摊位,一下子从211高校毕业生变成了香酥鸭小西施,打算打个前站后,再把这个铺面交给母亲,到时候自己就老老实实找份工作。
    不过将近一年来的遭遇很让她受伤;与后仓c临潘的人员构成不同,齐鲁本地人其实是不太喜欢吃鸭子的,更何况是售价高达32元/斤,近80元一只的香酥鸭?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这个价格简直算得上奢侈品了!
    于是,尽管靠着口味逐渐积累了一批子老客户,但由于复购频次并不高,于晓华的摊位的生意很是有些凄凉,在刨除材料c房租等成本之后,一个月的收入往往只有区区四五百块钱,堪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