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九章 收了女皇(第2/4页)  西游化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员不敢懈怠,不消一月,天下有名的高高僧俱到长安,在驿馆住下。

    全国知名的高僧全部到齐后,李世民立即传旨,让当时主管宗教神仙之事的太史丞傅奕选举高僧,修建佛事。

    这傅奕乃是道门修士,闻旨,便上疏止制止,言说无佛。其表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c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话说吴承恩借傅奕之口写的这段话,实是精辟,奈何李世民一心想着能借水陆法会,超度天下恶鬼,哪里会应允,他也不公然反对,而是将傅奕的奏折掷在地上,让众臣议之。

    皇帝不批准奏折,还掷地,明显表明不同意,能做大臣的,都不是笨蛋,自然明白事理,皇帝让大家商议,明显是让自己驳回去。

    话说现实世界里,李唐皇室追封老子为祖先,尊道教为国教,又出了好几个大道士,大臣多信道,回家都换道袍穿,这神话世界也不例外,众多大臣其实都挺赞同傅奕所言,故都没有开口。

    虽说大唐朝臣多信道,但大臣萧瑀,却是佛教的狂信徒。萧瑀可是大有来头,其爷是梁朝天子,其姐是隋国皇后,举家信佛,即便亡国也不毁,甚至女儿年纪轻轻就出家去了,此时自然力挺佛门了,当即出列道:“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佛,圣人也。非圣者无法,请置严刑。”

    傅奕与萧瑀论辨,言礼本于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萧瑀不生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只差没骂萧瑀祖辈因佛亡国了。

    萧瑀只如和尚一般合掌道:“地狱之设,正为是人。”

    见萧瑀不敌,李世民便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何如。

    这两个大臣平时不怎么受重用,但却很会体察上意,迎合圣心即很会阿谀奉承,所以明君李世民不重用,当即道:“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李世民要的便是这二人的摇旗呐喊,见有三人表态,甚喜道:“卿之言合理。再有所陈者,罪之。”遂着魏征与萧瑀c张道源,邀请诸多高僧,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众臣皆顿首谢恩而退基本没有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原本准备启用的傅奕也被抹掉。

    魏征c萧瑀c张道源三人办事效率极快,第二天便召集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

    这高僧就是出生极其惨烈,出世就差点被杀,未满月就在江里漂流的江流儿玄奘大师。

    三位大臣选了江流儿后,立即举荐给李世民召见江流儿后,甚为满意,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李世民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帝国的力量是强大的,玄奘到化生寺后,聚集多僧,很快选出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物件皆齐,头头有次。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是黄道良辰,做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法会。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