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1 蛰伏三年(第2/3页)  我是仙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界,江湖之中毫无方法可寻。

    整个吴郡十三县的江湖之中,达到宗师境界的高手屈指可数,仅仅七位。

    为首的自然是寒山真人,其次则是吴郡五大帮天鹰门主寒鸦、马帮帮主李朔、铁剑门主韩平山、药王帮帮主孙白鸿、巨鲸帮帮主刘洪等五位,才拥有如此深不可测的实力。还有娄县白莲教的茅子元教主据说也是一代宗师,只是极少有人曾见,难以揣测其实力。

    苏尘也有些迷糊,自己现在的状况,算是一流顶尖高手,亦或是一代宗师?!

    苏尘早在三四年前,便曾经意外进入上丹田,发现了一座方寸灵山和自己的元神。

    那时他才刚刚开始修炼武道下丹田都未炼成,谈不上成为一代宗师。

    这几年又回头将下丹田和中丹田和的修炼补上了,内家真气达到一流境界。

    这样算下来,他也是一名宗师境高手?

    苏尘也未见过江湖上的其他宗师境高手,并不知道自己和其他宗师境高手,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不过,苏尘其实也不太关心这些。

    这三年多来,吴郡江湖离他渐行渐远了。

    ...

    苏尘这几年真正用心去专研的,只有从寒山道观得来的那卷修仙之书。

    他每日都花一个时辰,先看上一遍《逍遥游之蜉蝣篇》总决,然后修炼第一层功法“蛰伏诀”。

    《蜉蝣篇》的总决极为深奥,讲的是蜉蝣朝生暮死的短暂一生,不容易明白其中的深意。

    然而每日读一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总有一天他能琢磨出其中的奥妙。

    苏尘觉得自己这几年修炼蛰伏诀下来,也汲取了不少的蜉蝣灵气,是并未发现自身有什么突破的征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在成为修仙者之前,仙书中记载的八道灵术根本无法修炼。

    剩下的时间,他只能用在灵材料上。

    每次趁着执行杂役任务,前往吴郡各县的途中,顺便找一找灵材料。

    苏尘在吴郡十三县内,收集各种灵材料,进展艰难和缓慢。

    每一种灵符的制作,都需要一整套的单独制作材料,相互之间并不通用。灵符的制作材料太难搜集,需要到各地去寻找,而且经常跑空,未必能找到。

    这几年下来,苏尘还是搜集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灵材。

    比如,一支金狐符笔,从娄县一家百年老笔铺得来。

    又如小半块残缺的赤砂灵墨,是从乌程县的一位落魄秀才手里得来的。

    这位秀才祖上曾是一名举人,在郡府得到高官的赏赐,后来家道中落,才忍痛将这祖传的赤砂灵墨,拿去市面上售卖,打算卖个七八两银子当生活费。

    苏尘路过,无意间看到,给这落魄秀才留下了十两银子,悄然将灵墨取走了。

    再如一方破裂的水灵砚台,则是苏尘在丹阳县的偏僻乡村的私塾里意外发现。

    那私塾教书的老先生从山上泉眼里,发现的一块蓝色石头打磨成的砚台,也不知它的灵物,但经常看到虫蚁在水灵砚台上攀爬,以为沾了邪气,丢弃在臭水沟里。

    苏尘听闻此事之后匆匆赶去,感知到砚台内浓郁的水灵之气,欣喜不已,给老先生留下五两银子迅速离去。

    这些意外的发现,颇费周折,但还算安全。

    苏尘最担心的是在娄县城老笔铺遇到的那种情况,和寒山道士们遇上。

    所以他每次都百般小心谨慎。

    他得到消息,也不急着出手。往往先耗费数月仔细打听和侦查,在附近数里内没有发现寒山道观道士出现的踪影,才会果断出手。

    而且他是留下一笔足够份量的银钱之后,不问自取,便直接撤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