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二章:绝渡逢舟(第2/3页)  血蓑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缺乏胆量,而是缺乏一副铁石心肠。”苏禾正色道,“一副漠视大宋存亡、百姓安危的铁石心肠。”

    “我……”

    “不止你缺乏这样的铁石心肠,王妃同样缺乏。”未等柳寻衣辩解,苏禾已信誓旦旦地抢话道,“实不相瞒,在得知你入狱的消息后,苏某专程去皇宫拜见过王妃。”

    “什么?”柳寻衣难以置信,“你能见到馨儿?”

    “苏某奉命护卫王妃的周全,并替她准备沿途的应用之物,因而求见王妃对我易如反掌。”

    闻言,柳寻衣的心里不禁百感交集,说不出是心酸还是无奈。

    堂堂大宋公主,宋臣求见一面几乎难如登天,即便赵禥求见也是阻碍重重。反观苏禾,明明是一位蒙古人,想见赵馨却易如反掌,对皇宫禁院如履平地,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果然,在军力强盛的蒙古国面前,宋廷的规矩与皇室的傲慢统统变的一文不值,甚至连不可一世的大宋皇帝,在蒙古使臣面前也变成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老好人”。

    相比之下,柳寻衣任人摆布的命运和垂死挣扎的人生,则显得愈发悲哀可笑。

    “既然苏大哥见过公主,不知对公主说过什么?”柳寻衣在惊诧之余,更多的是好。

    “知道什么,便说什么。”苏禾直言不讳,“既然柳兄弟对苏某未有任何隐瞒,那苏某也自然不会在王妃面前绕圈子。”

    “后来呢?”柳寻衣的心情愈发激动,语气也愈发紧迫。

    “王妃对柳兄弟……果然是情深义重。”苏禾苦笑道,“当她得知你的处境后,吓的花容失色,方寸大乱,恨不能马上去皇帝面前替你求情。虽然她拼命掩饰自己对你的关心,并找出一堆子虚乌有的借口来搪塞自己的惊慌,但我仍能清楚的感受到她对你……余情未了。”

    “馨儿……”柳寻衣又气又急,同时感动不已,“你真是太傻了。”

    “其实王妃一点也不傻。”苏禾摇头道,“恰恰相反,她是一位轻生重义,殉国忘身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无论在江南还是在草原,都将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戴。”

    “这……”

    “王妃表面上敢爱敢恨、性情坚贞,实则她内心柔弱,并有怜悯众生的慈悲与善良。”苏禾笃定道,“我去见她,正是想看清楚王妃究竟是怎样一位女子?毕竟,苏某身负大汗重托,此事又关乎蒙古皇族的荣辱,我虽想救柳兄弟于水火,却也不得不顾忌自己的使命。”

    “苏大哥所言甚是,这也是小弟的不解之处。”

    “我虽相信柳兄弟的为人,但男女之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因此不亲自拜会王妃,苏某实在不敢冒然行事。”苏禾惭愧道,“经过与王妃的一番交谈,我终于明白她为何执意要你送亲,并不是找机会与你私奔,而是想帮你脱离险境。说句令柳兄弟伤心的话,即便你想在半路与王妃私逃,王妃也一定不会同意弃天下而去。因为她一走,势必折损大宋皇室与蒙古皇族的颜面,从而激起宋蒙两国的战端。到时,金戈铁马,命如草芥,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不知会死伤多少无辜百姓?这份罪责,王妃背负不起,你也背负不起。因此,她宁肯湮灭自己的私欲和幸福,也不会做出弃天下于不顾的绝事。”

    苏禾的一席话令柳寻衣五味陈杂,渐渐坠入沉思,久久难以自拔。

    “柳兄弟,不知苏某说的对不对?”

    “苏大哥非但性情秉直,为人仗义,观人识人的本事……更是令小弟望尘莫及。”柳寻衣似哭似笑,喃喃自语,“我与馨儿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已有十余年……可即便如此,仍没有苏大哥与她相见一面认识的透彻……你刚刚所言不错,馨儿她……看似有主见,实则内心顾虑颇多……”

    “正因如此,苏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