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大学生给村里打工(第1/2页)  官升一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离开了食品厂,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王黎民上了车,高度评价:“这个企业好哇,如果说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强,他就不单纯是一个企业的事,而是一个产业,会有更多的贫困人口加入进来。”

    “是啊,这是在朗秀山革命老区最接地气c最合适的发展之道,我们会随时关注,加强引导的。”姜书升立刻作出了回应。

    王黎民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景色,突然间心情豁达了很多,“有了这么一个产业,可就去了一块大心病。弄好了林场改制,发展红色旅游,吸引一部分人口进来,再加上这个产业,扶贫任务可就不难了。”

    “不错,泡菜c桔梗的生产加工主要还是冬季,那个时候恰好是旅游淡季,在时间上互补。”姜书升也感觉之前陆少勇带来的压抑轻了不少。王黎民有同感:“接下来我们集中精力搞林场改制!拿出肯硬骨头的勇气。”

    “是啊,一定要解决好问题,既要改制,又不打击职工的积极性。”王黎民听到这句话,又转移话题,“这个郑超你感觉怎么样?”

    “不瞒你说,这个郑超是去年我力排众议,推荐他为党委书记的,之所以这样,就是他给我的一份扶贫方案。”姜书升肯定的说,看来没有看错人。

    话说间,前面郑超的皮卡车停了下来,姜书升指了指:“王市长,看来大棚到了,我们下车吧。”

    “好好”

    下了车,一排排的大棚呈现在眼前,郑超站在路边,指着远方:“这些大棚都是冯家村村委开发的,这个村委会主任今年才三十多岁,以前在外地搞软件,听说年薪几十万,有了一定资本后,回家投建三十个大棚。”

    王黎民透过墨镜,大体数了一下,“我怎么看着不止三十吧,有七八十个大棚啊。”

    “呵呵,很多村民看到他赚了钱,自发的投建,这个村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采摘第一村。你看,他们主任沈浩过来了。”郑超指着步行过来的一个毛头小伙介绍道。

    王黎民看了一眼,黝黑结实,只穿着一件t恤,他走过来,高兴的伸出了手,“您好,领导。”

    “你穿这个不冷吗?”姜书升问了一句。

    沈浩摇了摇头,“刚从大棚里出来,里面温度高,感觉不到冷。”郑超打趣道:“每天几十万入账,心里热乎吧。”

    沈浩腼腆的笑了,“郑书记,你们投建的几个大棚也不错嘛,基本上销完了。”

    王黎民和姜书升听他们谈的热闹,只是在一边干瞪眼,“好了,你们谈的什么呀,赶紧带我们进去看看吧。”

    沈浩高兴的说道,“我们冯家村是马池镇第一大村,有三个自然村组建而成,大约有三千人。”

    郑超插了一句话,“两位领导,你们知道这个村每年的人均收入吗?”

    王黎民摇了摇头,“能有多少?我记的东源市城镇户口人均收入才三万多吧,农村也就不到两万吧。”

    “这个村,每年仅仅采摘园就收入达到了几千万,加上打工的钱,人均收入不比城里差。”郑超自豪的讲述。王黎民粗略一算,一百个大棚,几千万,每个大棚一年入账一二十万,“种的什么呀?这么值钱?”

    “走,我们进去看看吧。”沈浩在前面带路,向村里走去。来到村口的小广场,指着竖起的铁牌,“这是我们村的采摘品种,每个季节都有。这个时节主要是草莓,过几个月是蓝莓c葡萄,冬天则是热带水果,有芒果c香蕉c胡桃。”

    “哦,一年四季不断,销量怎么样?”王黎民还是有些担心。

    沈浩指了指靠近的一座仓库,“走吧,我们去看一下冯家村的电商大楼,可以说我们这的水果销发全国。”

    “电商?你们这么先进?”姜书升问了一句。沈浩指了指旁边的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