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5 旭起星(第2/3页)  无穷重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在理解了构成意识海基础的藻类微生物能够承载信息的原理后,决定制造更好的承载体。如果死后能保证自己复杂的记忆信息被复杂的体系承载,那岂不是一种变相的永生?

    现在是睿脑787年,睿脑纪元属于旭起星人有历史阶段的第二十七个纪元。

    第一个纪元叫做凝坚纪元,记录了旭起人类将陶土烧制成坚固陶器的时代,这一个纪元持续了三千两百二十四年。

    第二个纪元是神迹纪元,这个纪元持续列两千一百二十六年,这个时期天外经常降落陨铁,人类将其打磨为剑,这就是他们历史上很多神器的由来。而这个时代人们为了让天上的神灵多赐予一些神迹,所以大规模的兴建巨石建筑。这个时代的残留的遗迹,在今天还能看得到。

    后面的纪元就不一一介绍了。多铆钢纪元是在四千年前。元一的旭起区的时空佣兵是有机会在上下三万年的历史随便穿越的。

    而现在地球区来的时空佣兵们只是从隔壁跨区过来的,

    新平丝睁大了眼睛,瞅着周围的街道,高楼。这座城市显示了先进的设计理念。首先是马路,汽车行驶的车道是在地下七米的地方,而地表是被一层透明钢化玻璃隔离。就像很多旅游景点的玻璃栈道一样。

    在地表的行走,可以看透过脚下的玻璃看到川流不息的汽车,而通过城市标示牌的介绍,可以得知,在更下面还有一条条地下铁路。

    而地表,玻璃的大马路上,人们要么是步行,要么是骑着单车,每个数百米就就有玻璃结构的小楼房,刷卡就可以获得自行车,亦或者能将自行车存进去。

    这是一个个自行车站,而在这个结构下面有一个专门的传输管道,能将各个自行车站的自行车在各个城市中快速传输。隔着透明的大地,可以看到一辆辆自行车从管道体系中吐出来,被自行车站的机械手送到位置供人们挑选。

    而在地表上面,一栋栋高楼之间则是一个个电塔一样的铁架子,一个个钢轨在城市半空中凌空架设,一个个标准化的箱子在导轨上运送,运送到各个大楼中,这些是快递箱子。

    从地球区来的人,就像乡下的土包子进城,东看看西瞧瞧。

    其实说乡下土包子有些过分了。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这样便捷的大都市,地球二十一世纪下半叶的科技是有能力制造的。不过还是一个问题成本问题。建筑的寿命七十年都是算短的了,没有用坏的建筑,拆了总是有浪费公众财产的嫌疑。然而任何产品技术进步必须需要消费市场更新换代。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久居欧洲的人来到上海浦东,都会被这座中国城建最好的城市震撼。不能说欧洲没有技术,而是他们没有人力,难以挤出财力去建造这样的大都市。如果一场战争把整个欧洲的所有建筑摧毁了,战后欧洲人,花费二十年,就能重建出更加先进的大都市。因为那时候民众什么都没有了,不得不出力。

    卢安也在预演四周看看,不过现实中卢安和这些好奇宝宝拉开了距离,走在队伍的后面,,显然卢安对这座城市也非常感兴趣。“就算是好奇,也别弄得这么丢份啊”

    缩在队伍后列的卢安脑海忍不住吐槽。在成簇状态下,卢安发现自己这一行人如此表现已经吸引了周围很多目光。在这些指指点点的目光中,卢安从第二类预演中感觉到一种羞耻的感觉。

    至于同样走在队列后面的还有白露,这位倒好,也是对周围看着,只不过她倒像是食肉动物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因为被她的眼神注视,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所以她的目光所向,气氛都有点冷。具体可以参考,学生时代,课堂上班主任能让整个班级突然安静下来的凝视

    “如果三战结束,大家应该会建造这样一座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