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九一章 六耳猕猴(第1/2页)  位面游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言:“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mao、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mao、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何为四猴?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yy,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六耳猕猴,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此刻,跪拜在陈堪面前的,正是那混世四猴之中的——善聆音,能察理的六耳猕猴。

    这斯也正好在此山中休息,因为天赋,察觉到陈堪的到来,便立刻前来,想要拜师学艺,还带着一些水果,全部都是最新鲜的,应该是刚摘下来。

    “你这斯,倒是与本座有些缘分。”陈堪仔细打量着六耳猕猴说道。

    从六耳猕猴身上能够明显感觉到那属于武修特有的气息,这六耳猕猴应该是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学习了一些武术,至于法术,以陈堪的观察,六耳猕猴应该只会一两手最简单的法术,基本上等于不会。

    很显然因为陈堪的出现,让六耳猕猴的轨迹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虽然还未能修道,却迈入了武道。

    陈堪知道,在现实世界一些“洪荒系列”题材的作品中,六耳猕猴不能修道,因为据说鸿钧老祖说了一句“法不传六耳”。

    但是在这个西游位面,六耳猕猴还未修道,和“法不传六耳”之间绝对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法不传六耳”中的“六耳”与“六耳猕猴”中的“六耳”,没半mao钱关系,“法不传六耳”就是指话不能进入第三个人的耳朵,意思是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一个意思。

    而且“法不传六耳”最早也不是出自神话,而是出自清代的《儿nv英雄传》,按照现实世界的分类,算是武侠、言情。

    将“法不传六耳”与“六耳猕猴”扯上关系,显然是后人所为,而且《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儿nv英雄传》成书于清代,《西游记》根本就不可能去借鉴什么。

    在现实世界,有不少人y是要将《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两大神话故事套在一起,非要在时间和因果上进行一波强行解释,其实这很为难人,会出现各种漏洞。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

    虽然从故事发生的时间上来看,封神(商周)发生时间在前,西游(唐)发生时间在后,可是成书的时间却正好相反,《封神演义》成书在后,《西游记》成书在前,因此《西游记》中的设定根本不可能去迎合《封神演义》,除非吴老爷子能够穿越时空。

    这就好比金老爷子的《天龙八部》与“s雕三部曲”之间,如果你y要去解释为什么“六脉神剑”、“逍遥派”、“凌波微步”这些牛b哄哄的存在,怎么在“s雕三部曲”中就消失不见了,那完全就是在自寻烦恼。

    其实理由一样,虽然天龙故事时间在前,s雕时间在后,可是金老爷子是先写了“s雕三部曲”,然后才有了《天龙八部》,金老爷子再怎么牛掰,也不可能在写《s雕》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日后还会写六脉神剑、逍遥派这些玩意。

    而“s雕三部曲”(s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就完全不同,三本书的成书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是一样的,加上金老爷子有意为之,所以其中的故事和情节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