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四七章 年的味道(第2/3页)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等,我们就不玩了吧,你们四个男人玩。”李兰香急忙制止了这个游戏的开始,她知道张雪和林枫的母亲都不太能喝酒,她自己酒量也不行,老太太虽然能喝酒,可是毕竟年纪大了,在一旁看热闹就行了,没必要掺和进去。

    “行行行,你们就当证人吧,在一旁盯着。”张如海摆了摆手,当即就同意了。

    “可以开始了吧?”张如海问道。

    “开始吧。”众人点了点头道。

    张如海略一思忖就说道:“年夜饭!这算是习俗吧!”

    “算,当然算了。除夕这一天对咱们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张天元笑着帮父亲解释了一番,然后自己接着说道:“贴春联!”

    “嗯,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可是从宋代就开始的风俗习惯啊,肯定算吧?”

    “你说贴春联,那我就说贴窗花!”林枫嘿嘿笑道:“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窗花都算。那贴福字也算吧。”林枫的父亲笑了笑道。

    “算,当然算了,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咱们这门上就贴着呢,怎么能不算呢。”张天元点头说道。

    “还有一样东西要贴,那就是贴年画。这也没差吧?”张如海笑眯眯地说道。

    “当然,当然,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您不说我都忘了。咱们今年可是忘了买年画啊。”张天元说道。

    “现在年画都用挂历代替了,不过这个习俗倒是还继续着呢,哥,该你了,现在该贴的东西都已经贴完了,你还能说出来别的吗?”林枫笑着问道。

    “这还能难得住我啊?放爆竹算不算?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可是外面那些小孩子正干的事儿啊。”张天元哈哈笑道。

    “厉害厉害。我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对了,过年祭祖也是一项吧?”林枫突然抬头说道。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帝都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