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 第九十八节 万事开头难(第2/3页)  还看今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挺高兴。

    检察院那帮人成天就是人五人六的在公安局面前装模作样,他最是看不惯,哪怕是自己媳妇儿也经常居高临下,根本不理解当警察的艰难和苦衷。

    见气氛有些僵,贝河赶紧岔开话题:“姚莉,正阳,你们又不是当事人,就算是林书记对市检察院工作不满意,和你们也没多大关系,这大眼瞪小眼的干啥?”

    姚莉想想也是,自己不过是政治部的个干部,这种事情什么时候轮得到自己操心来了?只不过职业荣誉感让她不得不据理力争,虽然她也知道这几年院里的工作的确有些懈怠,当然这也有很多其他原因。

    相比之下,市公安局的工作就要扎实得多。

    林春鸣到市公安局调研的时候,虽然也提出了些要求和批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持正面观感的,尤其是在得知市公安局在编制、经费、装备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缺口时,也是指示市编办、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政法委要认真对公安编制、经费、装备做次认真的调研,拿出报告,准备上常委会进行研究。

    这也让市公安局班人极为振奋,要知道林春鸣到宛州调研了这么多单位,基本上都是听和看,要不就是批评,极少主动提出肯定并给予支持,这意味着市公安局的工作时获得了认可的。

    气氛缓和,话题就又打开,免不了会回到当下宛州市里最棘手的几件事情上来,三线企业搬迁已经开始正式确定方案,而针对苍河以南,丹河东西的区域的布局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规划,但还有个问题仍然困扰着宛州市委市政府,那就是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问题。

    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1年,但这两三年里开发区都直处于要死不活的状态。

    副市长钱正兼任经开区管委会党工高官、主任,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由市计委副主任刘颂兼任,光是从这个班子就能看得出来宛州市对市经开区的态度,两个主要领导均为兼任,而还有两名副主任名因病直在家病休,基本上没上班,真正专职而且工作的只有名副主任。

    在沙正阳看来,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甚至连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都不如,犹如开了个铺子,请了几个伙计,就在那里守株待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基本上都是走走形式,跟随着省里道每年跑趟沿海,吆喝声,能有几个歪瓜裂枣的上门,就觉得差不多了。

    整个开发区基本上还处于种极其原始待开发状态,这和沿海地区乃至汉都的开发区相比,不可以道里计。

    当然这也和宛州市财政的贫瘠孱弱有很大关系,开发区要招商引资就意味着三通平的巨大投入。

    市里边在看不到切切实实的利益情况下,当然不愿意把白花花的银子拿来打水漂。

    每平方公里的三通平以及拆迁补偿费用,都是以千万计,宛州市财政哪里敢拿几千万上亿元来玩这个心跳?

    直到回家躺下,沙正阳都还在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市里边还没有提到市经开区的班子问题,但沙正阳知道这也为时不远了。

    林春鸣和钟广标乃至冯士章他们也都不会容忍市经开区直这样破败萎靡下去,那是在打宛州市委市政府的脸。

    沙正阳有些担心,被自己又被人盯上,要让自己去再挂个市经开区的副主任,那自己可真的就成了救火队,哪里有麻烦有困难,就让自己上了。

    想到这里,沙正阳自己都觉得头疼,自己是不是天没事儿找事儿,清闲不来,非得要在干番事业出来。

    想想像其他重生者那样在商场上干番成绩出来,拳打互联,脚踢房地产,看上娱乐圈里的谁谁谁,顺带就翻翻牌子,多好场事儿啊,自己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呢?

    青是种病,愤青毁生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