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卷 第九十二节 比较出真知(第2/3页)  还看今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工作上,连续三天调研了经开区和华峰电器、三洋若斯电器、高升电子、宛州制药厂、东峡制药厂和宛州第二制药厂,并没有研究党建或者组工方面的迹象,而省里边近期好像也没有相关的工作安排部署,所以这突兀的要研究工作让他很意外。

    “唐书记,林书记要研究什么工作?”叶和泰也有些纳闷儿,他之前样没接到任何通知。

    “不太清楚,好像冯市长也要过来。”唐华摇摇头,迟疑了下,“老孟那边没啥消息吧?”

    叶和泰愣,脸色微变,“没听说有什么动静啊,徐守信都进去那么久了,如果有什么情况也早就该爆了,再说了,般的科级或者副处级干部,也不值当林书记临时召集我们吧?”

    “应该不是。”唐华也否认了自己的猜测,“走吧,到了就知道了。”

    两人进了林春鸣的办公室,看见林春鸣不但把窗户大打开,而且胸前衬衣纽扣居然解开了两颗,这可还是四月旬,而且这两天天气不太好,外边还有些刮风,这是怎么了?

    见唐华和叶和泰的目光都有些诧异,林春鸣自我解嘲的摇摇头,然后又把窗户关上,只留了条缝隙,能漏点儿风进来,这才把颗纽扣系上,摆手示意,“坐吧,我没事儿,就是觉得有些烦躁。”

    唐华和叶和泰交换了下眼色,这不是个好现象。

    把手心情烦躁,也就意味着有事儿,肯定有什么让他不满意或者有压力的事情发生了。

    应该说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林春鸣的精神状态似乎直都不错,鲜有阴着脸的时候,但今天看样子好日子结束了。

    见唐华和叶和泰都没有吱声,林春鸣也没有多废话,径直把自己办公桌上的两份档资料递给二人。

    唐华看的是省里的,叶和泰看得是市里的,数据标注都很明显,尤其是在涉及到宛州的都用红色标出,目了然。

    唐华和叶和泰交换了资料,继续,很快浏览完毕。

    林春鸣又从桌案上拿起份厚实的资料图表,递给二人,“你们再看看这个,这是我通过些渠道弄来的资料,从92年到94年,汉都、涪岗、昭阳、通河、宛州五个地市的经济数据对比,很详实,也很有针对性,我委托省统计局和省政府政研室的些朋友做出来的,我觉得很有启迪意义。”

    二人花了十来分钟才把这几份资料看完。

    “有什么感受?”林春鸣端起茶杯,抿了口。

    “不好说,比较复杂,先不说省里和市里的数据,单单只看这五个地市的特点和对比,觉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唐华率先启口。

    他毕竟是干过常务副市长的,对这些数据不陌生,只是他从未想过林春鸣竟然会花这么大功夫把这五座地市的各类数据来进行对比,而且这种表格式的对比十分直观,能很清晰的对比出各自的优劣和差距在哪里。

    “嗯,那老唐你说说。”林春鸣也很想听听唐华的观点。

    “汉都没法比,它是老综合性的大城市,咱们宛州虽然名义上人口比它多百多万,但我估计如果加上外来暂住人口,汉都不比我们宛州就少,论经济基础,科教资源,论资源禀赋,我们都有差距,个汉西心,个是汉东心,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欠缺许多,有差距很正常。”

    唐华的观点也很客观,现在要奢谈和汉都比不切合实际,93年GDP只有对方的三分之强,94年虽然增速拉起来,但是绝对值越拉越大,而且更关键的是汉都各类要素禀赋都比宛州强。

    如果定要找宛州的优势,或者就是宛州处于几省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交通区位很好。

    “嗯,不比汉都,列出汉都,其实也是个激励,让我们要瞄准汉都找差距。”林春鸣当然也清楚没法和汉都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