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一只手能打十个(第1/3页)  牧神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日之后秦牧来到江陵郡江陵郡比他在路上所见的那些县城要繁华不知多少江陵郡几乎是完全建在江上的一座城市这条江不是涌江而是金江所以江陵又叫金陵。
    金江大水湍急水势弥漫如海原本的江陵郡是建在漫漫江水中的绿洲之上不过后来这里船来船往愈发繁荣很是拥挤于是城市扩建大兴土木。
    当时担任江陵郡府尹的正是当今的国师那时他已经是才华横溢的强者表现出非凡才干召集了许多能工巧匠无数神通者在江上打下深深的石桩每一根石桩都有百丈长短共计三千八百余根石桩。石桩顶部距离水面还有三十丈可以容许大船从下方驶过也可以让大洪水从容流过。
    延康国师与那些能工巧匠和神通者用巨石铺路用神通稳固扩建江陵城这是个浩大的工程数以万计的神通者在此地劳碌了十年才完成新城。
    新城的下面有一些天井可以照明大雨时天井被用来排水而且还有一些船坞是建在城下由绞索沟通。
    城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码头来往的船只往往在这里停泊卸货装货。
    这里实在繁华因此又被称作小京城被当时的士大夫非议说江陵郡府尹有谋反的嫌疑新建的江陵城截断了帝国的龙脉让皇帝将其诛杀。
    也有的说江陵府尹在金江上建了一个龙头图谋不轨。
    延康国师完成这个壮举之后便被召往京城许多人都以为皇帝要诛杀他却没想到当时的延丰太子对其极为欣赏。延丰太子雄才大略登基之后屡屡提拔延康国师没过多久便提拔他为国师。
    秦牧也是听艄公说起这些趣事不知真假不过延康国师才干和延丰帝识人重用却让他对这两人很是佩服。
    与他同船的是一些江陵郡的士子有出身贫贱之家的寒士也有出身富贵豪门的士子秦牧打听一下这些人多数是来自江陵郡的小学大学都是同门子弟。
    秦牧惊讶打听江陵郡的小学大学这才知道其中缘故。
    小学大学是延康国师所设已经推广到全国。
    国师对延丰帝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导引、礼仪、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修行、筑基。观其才能因材施教觉醒灵胎破壁神藏可选拔子弟而入大学。”
    国师又对延丰帝说:“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神通、剑法、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通宵古今神通学术。大学士子皆为天子门生无需依附教派。天长日久教派之患可除。”1
    国师又说:“大学结业可入太学。太学士子授业为官为将之道穷研道法治理天下则四海太平天子可以高枕无忧。”
    秦牧心中感慨不已延康国师如此治学国家岂能不昌盛?
    延康国的门派生存空间被小学大学挤压没有生存空间难怪会造反。
    船上秦牧从包袱里取出在江陵城买的《算经》细细研读一边用木炭笔在纸上写下元解分式。
    突然一个体态宽胖的士子问道:“秦兄弟也是去京城赶考的吗?”
    秦牧点头笑道:“是。我打算去京城搏个前程卫兄也是去赶考?”
    那个体态宽胖的士子叫做卫墉点了点头笑道:“考取功名进入太学院博览群书是我的夙愿!”
    又有一个士子笑道:“卫兄帝国太学院可不是那么容易便可以进的。你年纪不过十四还是小学士子进不了太学院!”
    卫墉冷笑道:“大学士子便了不起吗?也未必能够打得过我和秦兄弟!”
    众多士子哈哈大笑。
    秦牧也露出笑容与他们同船的这些士子多数是去京城赶考想要进入帝国太学院。
    江陵的大学传授的都是基础的剑法、法术涉猎不广而京城太学院藏书百万包罗万象几乎延康国各门各派的功法神通都汇聚于此可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