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天上掉馅饼(第2/2页)  乱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窗,都是金榜题名,都是进士及第,却都和“放京债”的缠在了一起,出门之前尤其是年下,先得想一想,遇上了债主,可怎么办?

    都说翰林“清华贵重”,清不清c华不华的难说,但“贵重”二字,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过这个感觉。

    王祖培自己混不好,对儿子的期望,便特别之高。王庆祺人既聪明,长得又好,学问也不赖,早早儿就点了翰林,瞅着这个架势,将来,说不定会“大用”?自己这一辈子,是没啥大指望了,就指着儿子光宗耀祖吧。

    可是,就有一桩,王祖培对儿子很是不放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王庆祺迷上了皮黄,不仅仅是喜欢看,还花了许多辰光,下了许多功夫,最终唱c念c做c打,样样精通。他的嗓子“在家”,所谓“天生一条翎子生”,一口气甩将出去,裂帛破雾,响遏云霄,行家听了,包括四大徽班的台柱子,诸如杨月楼c徐小香等人,都直翘大拇指。

    既爱唱戏,便和北京的各大班子,过从甚密。王庆祺常到四大徽班的“大下处”即总寓,出入盘恒,陕西巷的四喜班,韩家谭的三庆班,百顺胡同的春台班,李铁拐斜街的和春班,王编修都是常客,同戏班子的台柱子,如上文提到的杨月楼c徐小香,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王祖培对儿子的这种行径,十分头痛,票戏这个玩意儿,你费时费力,这么大的精神头儿,是能当饭吃呢,还是“京察”时能评个“卓异”?再者说了,这种玩意儿,在自个儿家里,热闹热闹就罢了,你有事没事儿,老往戏班子那里跑,若有人有心发挥,不给你戴上一顶“有玷官常”的帽子?唉,非落个处分不可!

    可是,他素来性格庸懦不然也不至于二十多年没出过一个考差,儿子呢,人也长大了,翰林也点了,教训的话,不大好说了,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又开不得口,于是,王祖培只好一天到晚,长吁短叹,唉声叹气。

    哼哼,票戏没有用?看我把这个戏本子递上去了,你还说不说票戏没用,还会不会长吁短叹c唉声叹气了!

    (~~)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