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出了“不想活了”一类的话。
慈禧坚持要杀护军。
这就过分了——护军固然有责任,但不论怎么说,不放太监出午门,是忠于职守,真杀了守午门的护军,就不仅是“枉法”,简直是颠倒黑白了。
亲贵和重臣都反对,可是,彼时的慈禧,病怒交集,已经失却常度,什么话也听不进去,最后,连慈安都屈服了,主张按照慈禧的意思办——她是真怕慈禧的病情,因此加重甚至激化。
她本人也好,国家也好,实在是少不得慈禧其人。
但是,办不了——刑部不奉诏。
刑部的“八大圣人”,一致认为,护军罪不至死,而且,板子不能打只一边儿,要办,就应该连太监一起办。
慈禧召见刑部尚书潘祖荫,没说几句话,就开始破口大骂。
慈禧的骂法儿,不是君主和皇太后的骂法儿,基本上就是失去理智的村妇骂街的那一套,从“你的良心都叫狗子给吃了”到“我要和你妈进行不可描述的行为”,云云,骂过了,甩手而去,留下潘祖荫一个人跪在那里,狗血淋头,昏天黑地。
接下来的事儿,比较有趣。
因为慈禧病重,无法视事,于是两宫皇太后商量,找几个亲贵重臣“帮着看折子”,名单出来之后,其中一人,大跌吃瓜群众的眼镜——潘祖荫。
所谓“亲贵重臣”,指的是恭王c醇王这个级别的亲贵以及几位军机大臣,潘祖荫不过一个刑部尚书,正常情况下,并没有“与闻机密”的资格。
潘祖荫是以南书房代表的名义,出现在这份名单中的。
不管怎么说,被狗血淋头之后,潘伯寅的“帘眷”,非但没“衰”,反倒还上去了?
嘿。
不过,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
刑部坚持己见——“八大圣人”扔出话来,太后要杀护军,自己下懿旨好了,俺们只能维持原议,无法枉法改判;慈禧呢,坚决不肯“自己下懿旨”,一定要走刑部的程序,双方就这么僵住了。
事情迁延数月,最后,在慈禧病情好转c听得进话的情形下,“清流”发力,陈宝琛c张之洞上折,婉转进言,替圣母皇太后剖析利弊,慈禧最终回心转意,同意了刑部的判决,“不必加重”。
嗯,有的时候,“清流”还是能起到些正面作用的。
哦,对了,办理“午门护军殴打太监”一案的刑部“八大圣人”,为首的一位,叫做刚毅。
这个名字,想来各位书友都很熟悉的了,对,就是在慈禧晚年,备受信用,不遗余力替义和拳“转正”,终于惹出辛丑大乱的那个刚毅。
历史之吊诡和讽刺,令人尴尬而感慨。
不说这个了。
从丁宝桢c潘祖荫c刚毅的际遇,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以下事实的原因:何以曾国藩c左宗棠c李鸿章以下无数人杰,皆对慈安c慈禧这两个女人——尤其是慈禧,俯首帖耳,死心塌地?
让我们来简单的数一数这两个女人取得的成绩:
第一,敉平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的农民起义——还不止,过后,国势非但没有如之前的历朝历代那样,一跌到底,反而掉头向上,出现了实实在在的“中兴”。
考诸二十四史,将中国的大一统王朝都扒拉出来,我们会发现,这是唯一的一次。
第二,不管您承认还是不承认,以下都是事实——中国这艘体量无比巨大的三千年航船,在这两个女人手里,开始了无比艰难的掉头转向,中国这艘大船,能够走到今天,乘风破浪,高歌猛进,伊始于一百五十年前那四只芊芊素手的吃力的转舵。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女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取得以上的成绩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