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不惯着(3暴)(第1/2页)  文娱复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上,确切的说算是午静里,5点外边还一片漆黑呢,然后整个村子里则是此起彼伏的响起了鞭炮声。

    没办法,这就是村子里的习俗。

    家家户户早起拜神,然后上供,再然后要起来磕头。

    说实话很讨厌,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怎么愿意磕头了,尤其是村子里的老人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叫什么,但还是没办法。

    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

    去年的时候,喇叭里喊过:“咱们今年都不需要磕头了啊!”

    可惜然并卵。

    村里有些老人专门在村门口等着,他们觉得要是没有人给磕头,这一年就不算过去。

    林尘也是醒了,他起来和妹妹林晓一起给爷爷磕了一个头。

    前世,林尘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的爷爷走的早,在他刚刚毕业就走了,他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尽孝。

    来到这里,林尘发现林学文这老头其实挺有意思,也没有那种古董的心态,就拿磕头来说,林学文就说过:“这样的习俗其实早就该丢了,天天折腾着年轻人干嘛啊!”

    这就是做人的差距啊!

    今年,村里边也是经过串联,老头子和其它人也是商量了一翻,大家都把门关上。

    这样就代表着不用磕头了。

    算是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表态:“拒绝磕头!”

    那起这么早干嘛?

    当然还是需要做很多事情的,哪怕全村不磕头,但是一个大家的还是需要磕上一二的。

    不过让林尘没有料到的是6点多,天还不算亮的时候,他们家聚起了友们给震住了。

    这届的春晚大家还是要向上一届道歉的,但是两年了啊。

    2015年春晚的时候,网友们吃了一顿饺子,终于看到了《主角与配角》这样的小品。

    两年后,网友们终于又吃了一顿饺子。

    这次网友们还是略知足的,毕竟才两年就吃了饺子了,已经很知足了,对于央视爸爸来说,大家早就已经绝望了。

    反正他们也不听你的意外,也不需要你提什么意见。

    于是,本来大家觉得2017年的春晚没有看头了,谁想到《小偷公司》出来了呢?

    梁左曾经在《笑忘书》里说过,在晚会上,演员在仅有的时间里,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观众的情绪提起来。相声里的每一秒,甚至是两人的相互调戏,都是精心设计好的,传统的倒词、贯口、柳活,这离晚会太远,对他们而言,没有加进作品里的必要。

    这一点在《小偷公司》里也是展示的淋漓尽致。

    王启安的那条微.博火了。

    他本来只是感叹这小品让他想起了《主角与配角》,可他又不是先知怎么可能猜到这是林尘写的呢?

    为此,得到春晚的确定之后,王启安直接发了一条微.博,和当初《主角与配角》的时候一模一样,他分析了一波,为什么这样的相声引起大家的喜欢。

    相声是一门手艺,讲究的是说学逗唱,王启安是有两把刷子,他分析了《小偷公司》的包袱、讽刺、实事等等。

    最后,王启安不忘记总结道:“有位前辈说过,相声和小品搞好了,整个晚会就算基本成功了,若是如今的春晚能多几个像《小偷公司》这样的作品,那么春晚何愁不能复兴?”

    当然,王启安自己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林尘又不是神仙,他一年能拿出一个本子就不错了。

    至于现在春晚属于是演员培养出现了断层了,老一辈的不能退,新一辈的想要挑大梁又挑不起来。

    这样的尴尬想要靠着相声和小品搞起来也不现实。

    那咋办?

    王启安当然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