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节 降维的可能性(第2/2页)  印记之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很认可,不过我们觉得空间性质的研究,从微观粒子着手,可能难度更低一些。”

    “于是组织人手,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目前有一个猜想,已经得到了部分印证,就是微粒子穿刺传送术!”

    说到这里,欧靖中和与他同来的老人们都停下脚步了,等着曾理把猜想说出来。

    “我们认为,类似电子的跃迁现象,就是空间穿刺的种种表现形式,特殊元素的衰变现象中,放射出的各种粒子呈现分段式路径,同属于空间穿刺。”

    这里面所提到的所有粒子,都属于学界定义的正物质,就连衰变中的贝塔衰变,自然条件下放射的都是物质粒子,而非反物质粒子,其中所谓中微子是自己的反物质粒子的猜想,也还没有得到有力支持。

    如果空间确实由一正一反,成对的物质c反物质粒子构成,那么穿刺而过的物质微粒,应当有极大几率取代原本那一对又一对中的某个物质粒子,因为它所携带的能量更高,才能完成穿刺,将能量低的同类排挤出去,并非不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被取代的原物质粒子应当出现在观测之中,与原本进行穿刺的物质微粒存在差别的几率非常大才是。

    但是通过实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所以曾理他们,已经几乎彻底抛弃正反物质成对铺满空间的猜想了。

    按照戚远的思路,将空间视为信息与能量或者信息与物质的二维结合,那么类似粒子这种能量c物质和信息的三维结合物,对其难以产生影响,两者相安无事,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想要粒子与空间产生反应,那么第一选择就是给粒子降维!

    三个猜想中的维度,剥离哪一种最容易实现?

    乍看上去是能量,但问题在于怎样将能量分毫不剩地抽掉?

    粒子还不等自身能量全部放出,恐怕就会进一步分解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学界早就去研究更细微c更基础的粒子去了。

    就在世界融合之前,物理学界还在为“基础粒子”的定义争得不可开交!

    即便如今有了奥术手段,这依旧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