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八节 大融合(第1/2页)  印记之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类到底是不是社会动物?

    戚远都会给自己寻找同伴,虽说不一定要是人类。

    或许答案就是肯定的呢?

    虽说当事人并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正因为他们的选择是下意识的,作为论据时,才更有说服力。

    正如地球上的留守人员们不约而同的举动一样,得知来自埃盖马尼的危机解除了的第一时间,癫狂着联系各自所属国家c群体的堡垒级航天舰队,通知所有人,可以返回家乡了。

    相比依靠十分之一光速的缓慢位移,到数十c上百光年外的某个陌生天体新建家园,还是不如立刻返航回家。

    毕竟此时回返地球,最早出发的堡垒级也仅仅需要一年左右。

    他们之前因为埃盖马尼的威胁,不敢留在路过的恒星系,即便其中有些可以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实在是距离地球太近,担心被敌人顺藤摸瓜。

    现如今好了,或者返航,或者就近选择宜居星球,人们新开拓的定居点与地球之间,定居点与定居点之间,都可以相当流畅地进行通讯,在以太阳系为球心的各个方向上,只要没有超出十二光年的距离,就都是可以的。

    微粒子穿刺传送术解决了超长距离的通讯问题,星际探索丙型解决了人员的运输问题,同时有了奥术和魔力的支撑,物资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没了资源的压迫,人类不再如世界融合前那么渴望殖民其它天体,大多数获得了埃盖马尼殒落这一消息的堡垒级,都选择返回地球。

    毕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上,改造环境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特别是有些天体的大气成份,要改造成适于人类生存的样子,是有相当大困难的,更不必提水文条件c温度c光照c地壳运动c地表发育等等等等。

    奥术虽然神奇,但要整体改造一个星球,同样没有那么简单,即便找到了最佳的应对法术,也需要施法者天长日久,不断坚持施法,才能慢慢将整个环境扭转。

    而在此之前,人类只能在星球地表,依托类似堡垒级这样的封闭式城市综合体,在极小的一块土地上生存。

    这样的殖民,与太空中不断航行的堡垒级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说,既然改造难度大c时间久,不如直接找高度类似地球的行星好了。

    茫茫太空中,高度类似地球的行星一定存在,而且绝对数量还不会少,但想要找到它们,就不是目前仅仅掌握了十倍光速效果的旅行方式的人类,所能轻易做到的了。

    很可能,距离地球最近的“双胞胎”兄弟,就要远隔上万光年!

    而没了迫在眉睫的外敌逼迫,地球c太阳系的寿命都是以亿年计算的,相对于人类区区数十年的寿命,实在是没必要立刻踏上寻找新家的旅程。

    人们完全可以等待,等待更加强大的奥术和科学技术,或许数百年后的人可以瞬间传送成千上万光年的距离。

    而现在就迫不及待踏上旅途的人们,可能因为总体数量少,产生的优秀人才少,脱离了大群体的知识碰撞,几百年后还在为前往一万光年以外的目的地奋进着。

    这些都是非常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进入信息时代后,人类的各学科越分越细,发展却越来越快?

    正是因为知识的高速传递与碰撞,为尖端的各个人才节约了更多的时间,使他们有条件将精力尽可能用在自己最擅长的方向上。

    再多的人选择返回,也会有人继续离开,但总归会有消息传来,那些择地开拓的人同样值得敬佩,无论如何也是为全人类扩展了栖息地,将来再发生任何灾难,都要比现如今更从容,种族灭绝的可能性更小。

    根据传回的消息,几个选择近点开拓的堡垒级,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