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节 人工智能(第1/2页)  印记之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学家认为所有的现代人类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关于这一点,已经几乎得到了学术界的共识。

    不过从祖先到当代,历经了无数分化c合并,就连某一时期的祖先到底是从同一地点扩散向整个地球,还是从多个地点共同演进,都依旧陷于争论。

    这就是非洲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了。

    曾有一段时间,考古发现为前者提供了充足的支撑证据,后者则因为证据链条缺失逐渐乏人问津。

    但是随着考古发现的进一步丰富,多地起源说获得了新的支撑,断裂的证据链有了被接续的迹象,但还没有非洲起源说那么充分。

    这个时期,曾经因为多地起源说被绝大多数学者放弃而渐渐沉寂的,在学术界掀起过轩然大波的人种歧视与反歧视的对抗,逐渐显现复苏迹象。

    事实上,严谨的学科研究,不应当参杂进去无关因素,特别是那种还没有发现到底有没有关系的,又在研究中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可是不同人种的优劣之分,成了一个历史性难题,在公认祖先一致的情况下,发展到现当代的人类,仅仅因为外观的差异,就能陷入互相歧视c攻击的状态中。

    而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如果真的出现了在某一关键时期,多地多人种的并发式演进,最终形成了多人种的现当代局面的定论,对于持种族歧视论调的人,无疑是一件有力武器。

    所以当年考古证据充分支撑了非洲起源说时,对于反对种族歧视的人们来说,是绝大的利好消息,许多人立刻选择反对多地起源说,因为相同的祖先c相同的演进轨迹,是对任何领域的种族歧视者的最佳质错。

    但这些在事实上,并不应当参杂进学术研究中,就像戚远所期待的人工智能,如果超越了某个界限的人工智能,拥有了与人类相似的感情生活,它们是不是就成为了新的生命,甚至新的种族呢?

    如果是,那么它们与人类之间的种族差距就更大,是不是还要考虑种族歧视可能造成的冲突,从而扼制人工智能的生命化?

    虽然人工智能从名字上,就可以明白它们源出于人类,甚至从千万年以后的人类视角出发,它们也可以算是来自相同祖先的不同演进。

    可是人类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多会从冲突出发到冲突结束,和平友好相处的想象始终被压制在无人理会的角落里。

    若认真分析,似乎“种族歧视”的心态已经深入到了绝大多数现代人类的潜意识中。

    好在戚远在少年时期特立独行,青年时期又受到老一辈学者的引导和积极影响,思维上所受到的复杂干扰极少。

    人工智能的创造工作,不会引起他在种族c伦理等等社会学领域的担忧,只会像为了现实需要而攻破了一道数学难关一样,令他感到兴奋。

    事实上,若有人认真同戚远讨论所谓的种族问题的话,他多半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去做分析。

    比如以人类目前所发现c所能接触的一切事物来讲,全部都是由分子c原子c微粒子组成的,从根本上来看,大家没有区别,特别是世界融合以前。

    不要说人类之间的种族歧视了,哪怕是一块公认的死物“石头”,难道就与人类在根本构造上不同了吗?

    再从宏观上讲,人类自命不凡多以自己的能够思考c能够制造c能够主动为依据,可是这些终归是运动的某种表现形式而已,哪一样也别想脱出藩篱。

    那么世界内的什么不会运动呢?宇宙范畴来讲,那是无物不动的!

    幸好没有哪个喜欢纠缠于此的人能够凑到戚远跟前来,跟他认识一下,否则除了偷换概念c答非所问,都别想跟他讨论下去。

    支持种族歧视的根本原因,说穿了还是想要证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