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槐安之剑,南柯之客(一)(第2/4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桃千金,目送着甘晚棠远去的魏野耸了耸肩,从太平道挖出的逃生地道边绕开去,又朝着通和里道坛加快了脚步。

    ……

    ……

    一根说是棍子,本质上是根实心铁条的玩意儿,杵着地,边上还有一块裂开的大青石,茬口新鲜,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石质。

    蒋谷陵有点忧郁地看着这根铁条棍,他是老江湖了,自然看得出来这一身怪力的小子不好惹。就刚才这看着还年轻得不像话的道上雏儿一棍下去,就打裂了道坛下的这块石头,脸不红气不喘,他就知道遇到扎手点子了。这么根青钢棍,起码也是三十几斤重,比得上禁中金瓜力士所使的那种八棱金瓜锤,算是标准的重型兵器。不要说人挨了一下骨断脑裂,就是使刀剑去招架,也很可能是一招断刃。

    招惹道坛的主事们,是正牌子的洛阳丞和他的幕僚们做出的决定,而执行这个策略的是蒋谷陵。然而在多数人的算中,本来都是布衣出身的太平道骨干,以那寒门素户的小家子气,肯定是见官便腿软,就算不软也多半属于色厉内荏的那一拨。可惜如此完美的推演,最后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撞了个粉身碎骨,面前这挂着道坛主事弟子身份的少年居然在他们表明了官面上的身份之后,依然强蛮地像石头一样挡在官差面前。

    实心的铁棍杵着地,北部尉衙署的差人们虽然一向喜欢在洛阳城里充任大汉律令的代言人,但是显然不喜欢放弃这种安全的执法方式,直接和这等凶器做亲密接触的。最关键的是,北部尉衙署派出他们来,是来找茬,而不是找死的。真开片儿了,有什么好歹,责任算谁的?有什么死伤,抚恤算谁的?

    所以,当一个看上去和面前这个蛮小子一样年轻的差人按捺不住地想要拔刀冲上来的时候,却被蒋岸蒋掾史拦住了。

    以某些旁观的冒险者的话来讲,蒋掾史这时候的心态大概就可以总结为“导演,这戏和我领到的剧本不一样!”无奈此刻不是拍戏,也没有一位名叫老天爷的导演跳出来喊“cut!”的。

    好在今天晚上不是只有蒋掾史一个演员。

    拍电影总有主角配角与龙套,唱大戏要分小生小旦和小丑,就是说相声也要一个做捧一个做逗,眼看着一出绝妙的“我大汉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太平道位于洛阳城通和里的一处道坛,对该道坛的违规行为提出了严肃地批评,责令主事祭酒限期整改”的主旋律警匪剧,生生地变成了“洛阳白道里有名的北部尉衙署和官面绿林两边通吃的太平道,在通和里爆发了一场火拼,双方死伤若干”的低格调暴力片,这种事情演员们能忍,围观的看客都不能忍。

    最不能忍的那个看客很直爽地给这场戏发了个差评:“我说,你们这些管事儿的对规矩不讲究啊。”

    原本就快到了剑拔弩张程度的场面,因为这句话,气氛骤然变得更加险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不知死活的这位身上。然后就因为这位突兀插嘴的仁兄出现的不太对的位置,更多了几分侧目之意。

    只有那位不知什么时候爬上房顶的青衫书吏对此毫无觉察,只是长长吐了口气,平了平胸口闷处,顺着紧靠屋顶的老槐南枝最粗的一根分杈坐下。没法子,为赶这处热闹,从房顶走反而比钻胡同快得多,可不是魏野想辞了侍中寺的铁饭碗,转行去做飞贼的。

    在槐树南枝上坐定了,顶着北部尉衙署一干早已被激得眼睛发红的大汉都门城管的怒气,魏野朝着那尉官打扮的带头人一拱手:“可是北部尉衙署蒋掾史当面?学生一向在侍中庐奔走,久仰蒋公大名,一时多口,恕罪恕罪。”

    这种廉价非常的客套话对阅历复杂的蒋掾史实在没什么感染力,不怎么愉快地抬起头,蒋岸以问案般口吻开了口:“你是何人?”

    “鄙姓魏,祖上乃古时槐安国南柯郡人,如今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