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亲自丈量到垃圾堆的距离(二)(第2/3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义词,就是数代公卿的弘农杨氏,也不一定能得多少发自内心的尊敬。秦家是何时入得洛阳,又是依仗了哪一家西北出身的外戚的东风,现在都已不可考,秦风也不爱提这些。但哪怕北部尉衙署内部那些底层的衙役差人,也深知这位秦部尉虽然于经义诗文一道上不甚通达,可却有一身不算坏的武功,就是在北军中任个校官也不算辱没了,更难得的,这位秦部尉处事极见章法,于衙署中也算得是赏罚分明的。

    就是北部尉衙署中那些连书佐、令史这等有秩吏员都混不上的差人,也看得明白,秦部尉乃是洛阳丞曹公安插过来镇着这衙门的腹心。天下邑县千余处,县令县丞数千余员,唯独洛阳县一令二丞最为贵盛,谁叫洛阳县正掌着这朝廷腹心之处呢?

    身后有贵官,身前有手腕,这样的处境,本应正是秦部尉大展拳脚之时。可也该是秦风命数不济,洛阳城里这几年中游侠儿越聚越多,还不知怎么走通了汝南袁家的门路,原本只是郭解、朱家一流豪强大侠的一班人,最后却巴结着进了天子西园禁军,首脑人物再不济也混了个郎官身份。虽然都是军中武官,并非议郎这类可以上殿议事的清要之职,可是大部分郎官却是有宿卫宫禁之责,向来是入仕登高的关键职位。

    在这群得了官身的黑道角色面前,北部尉惯常对付白身之人的手段就施展不开。这也就算了,最可恨的还是太平道的一班祭酒道人,仗着身后也有不少的宦官甚至颇有力的大貂珰撑腰,也是不怎么把北部尉放在眼内。

    好在三家犬牙交错般的明暗交锋之中,倒是把那些洛阳城中的逾墙钻穴、鸡鸣狗盗之徒清理得干净不少,还能剩下来的,不是北部尉的线人,那十成里有九成九就是大枪府和太平道的暗桩。

    话说回来,秦风秦部尉倒是颇有汉书中昔贤自奉清廉之风,虽然打熬身子锻炼武艺,肉食是不能缺的,却从不置产作为家业,每月禄米,向来是到手即用,很有端木叔一流古之达人的风范。这样的作风与坐在他面前,细品茶汤的孔璋做个对比,倒真的看不出,到底谁是统治集团的中坚分子,谁是底层起义的领导人。

    然而世事便是荒诞如斯,一身书卷气,考究饮食,品味高雅,一望而知是个士大夫出身的孔璋,却是个实实在在鼓动着泥腿子造反的反贼头目。倒是像军卒胜过像尉官,自奉菲薄,怎么看都是个连外快都不会捞的不得志捕快的秦风,倒是实实在在有着四百石俸禄的官身。

    这样两个看上去恰如冰中火与火中冰般截然不同的人物,此刻就如此平和地面对面,反贼没有视尉官为敌,尉官反倒与反贼言笑甚欢。这样的情形,放眼大汉四百载,翻烂了堆积如山的简牍文书,只怕也很难找出第二例来。

    秦风捏着陶盏的边缘,将那盏滚烫的开水送至唇边,小口地吸了吸,让热流回荡在喉间,这才看向对面坐着的孔璋。

    “老孔,”以这熟人热络的口气唤了声孔璋,秦风的声音里还是隐约透出一丝遗憾,“照着你的要求,我们行文给了洛阳诏狱那边,那个姓周的死太监,只怕已经暴跳如雷了吧。”

    “暴跳如雷那是一定的,”单手扣着膝盖,孔璋笑着应了一声,“曹家向来和十常侍就不是一条心,从曹老太爷那辈算起,政治立场就更亲近士人。只是曹家人向来善于两边下注,一边向党人卖好,一边也没有冷落了张让、赵忠、曹节这些十常侍的核心人物。如今曹家第三代差不多是明白无误地站到了党人、士林这一边,那些死太监不气个血压升高,才是怪事。”

    “就像你说的,”秦风低头看了眼孔璋时不时小口啜饮的那盏茶,压低声音道,“周斌肯定要派遣使者来向我们讨人。”

    “没错,侦缉逆案、铲除反贼,这是何等大的功劳?阉党一派肯定是要将这个功劳紧紧地攥在手里,一点也不肯从手指缝里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