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 ·大夫印绶雁衔来(七)(第2/3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边上的庞然大物,这样的风险就是打死了那些地方守臣都不会去冒。

    这么一来,这些接官的乡绅家主看着段罔这一堆落魄外逃的官儿,眼神就显得格外复杂了些。

    然而眼神复杂归复杂,这脸还是得给人家捧住了。太守府的几个属官带头,这接官队伍就杂七杂八地躬身喊了起来:“我等全凭使君们吩咐!”

    段罔作为挑头的,这时候也很笑得平易近人:“诸位不用这么多礼,守土本来就是我辈久蒙国恩之人应为之事。只是羌人叛乱,也不是一回了,我凉州各郡县的驻兵,又实在不堪用,只能等着朝廷调兵进剿,这都是无可奈何之事!可我等既然有守土安民之责,这该管的事情还是要管起来。一路上,梁使君与段某已经议定,安定郡乃是凉州入关必经之路,美阳县更是咽喉要地,过了美阳县,就是右扶风!为免羌军入寇三辅之地,惊动天家宗庙陵寝,安定县是不得不守,从现在起,便要封关封路,严禁一切人等通行!一者为防反贼混入关内,二者也是免得生出什么谣传谰言,败坏如今的局面,这也是为了平乱大局着想,大家切不可误会!”

    这话说得如此赤条条不加掩饰,在场的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就是摆明了要借着守土防羌,阻断凉州向关内的传讯消息!还不像千年之后那么麻烦,西域乱事一起,就又是断网又是屏蔽信号,凭着凉州刺史和几位方面大员在此坐镇,合起来的权威比后世那些自封西域王的人物也不差了,区区封关拦路又算得什么大事了?

    段乐泉环视了四周一圈,笑容却是不见了,剩下的都是一股子沉肃意味:“除此之外,还有一事,本来是张使君治下该管,然而如今军情紧要,情势特殊,本官僭越一些,也就担个关系,一体交代了吧。”

    他这么一开口,接官队伍里的人也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恭恭敬敬地静听这位张掖太守训示:“本官牧守边地多年,也知道,这凉州地方官视事本来就仰仗地方士绅们竭力相助。大家多是祖上凭军功挣下的家业,家中儿郎也多精于骑射,有类燕赵之地风俗。然而本官还是要提醒各位一句,以武犯禁的事情,大家还是莫做!”

    说到这里,段罔正色道:“就本官所知,今日这场变乱,无非就是羌部中一二狼子野心之辈,裹挟无辜羌民,才成如此局面。若是不分青红皂白,视羌人为仇寇,那才是亲者痛而仇者快。就是祆教,本也是教人向善、与世无争的教门,不能因为一二反贼借祆教生事,而迁怒于祆教身上!”

    他伸出手,做了个朝下砍的动作:“还请各位回去,好好管束家中子弟。为人处事不在舞刀弄枪,而在端良揖让上面。一怒拔剑,更是要不得!这段时日,安定郡中严禁汉民身带兵刃,违者也一概以贼党论处!”

    这番话下去,接官队伍里顿时就发出一片嗡嗡议论之声,哪怕是张规都有些听不下去了:“乐泉兄,凉州边地,民风好武,带刀携剑乃是向来旧俗,如此严禁,只怕……”

    听着张规这般说,段乐泉也是微微摇头:“师正,你就是太过心慈手软!你这安定郡中,虽然汉民居多,不一样也有羌民?不事先将本地汉民约束住了,他们鼓噪起来,和羌民彼此攻杀,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弹压那么大的乱象?已经丢了凉州大半地方,还备得住再丢了你这安定郡?倒不如先把汉民压制起来,就算是本地羌民生事,我们也好缓缓措手,安抚下去!”

    说着,段乐泉又是一扬声:“本官最后再奉劝各位官民,乱贼势大,我等如今也只能谨守安定,替天家护住这三辅门户。至于乱贼,朝廷自会调集大军进剿!乱贼皆精通骑射、勇悍难敌之辈,有万夫不挡之勇,非我等可以力敌,只能坚壁清野,徐徐应对……”

    他说到这里,也不由得感慨万分,真个是仕途艰险,前路难明,自家半生精力都放在安抚边患上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