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7章 .使臣舟车向日边(十七)(第2/3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位鞑靼贵人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了,他的幕僚们私下里传说,前朝皇族的后裔刺杀了鞑靼皇帝,并且将北方的鞑靼贵族成批地处死。这个画面,会让人想起法兰西的雅各宾党人是怎样对待路易十六一家的血腥故事。如果我是一个手艺还过得去的画匠,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前往清国的京城,把这场叛乱的场面一五一十地描绘下来……”

    “一个多世纪前,因为国姓爷的军队,我们失去了福尔摩沙,但是在我国援助下,鞑靼皇帝得以平息了可怖的国姓爷叛乱。这给我们的商业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随着鞑靼帝国的毁灭,我们曾经获取的鞑靼人的善意,就成了最大的负担……” ”如果新王朝保持鞑靼人那容易惊慌、过度敏感的性情,这个国家很可能像倭国一样,走上禁绝全部对外贸易的隐士之路。对此,我不得不感到深深的忧虑……”

    但是这些书信的下场,要么是沦为社交圈里的谈资,要么就进了某间办公室的废纸篓。在传统利益范围被英国东印度公司蚕食鲸吞的当下,惨淡经营的荷属东印度公司一片风雨飘摇的景象,这个当口上,东方帝国的政治更迭带来的危险与机遇,就只能“再议”、“再议”、“再再议”。

    荷属东印度公司有心无力,已经侵占了大半个印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却是有力无心。

    英国东印度公司出身的首任印度总督沃伦·黑斯廷斯正面临着议会的质询。关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地区对法国远征军和印度土王发起的袭击,关于他本人在殖民地收受贿赂的指控,都让这位殖民地高官有疲于奔命之感。看上去,他的下台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除了印度总督之外,殖民地官员中也有人将目光投向了东亚大地。

    对东亚的外交和商贸都是很重要的议题,但是最直观的问题在于,伦敦方面新出炉的一份报告。

    整个英国每年消费的茶叶达到了两千万镑,与其相对的,是大量的白银通过广东十三行流入清国。虽然爪哇和巴西都有从东亚移植而来的茶树种植园,但是它们每年微薄的产出,丝毫不能与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相比。

    植物学者约瑟夫·班克斯试图游说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在印度开辟新的茶叶园。可惜此刻的东印度公司一手垄断了英国对华茶叶贸易,在这样的丰厚利润面前,东印度公司一点也没有开辟新茶园的意思。

    而另外一方面,英国首相小皮特正试图将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权力收回一部分,东印度公司则揣着一张张支票,为了自己的利益上下关说。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日不落帝国、“第三新罗马”美利坚那种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的每一个旮旯犄角都能跳出来宣布自己是利益攸关方,孜孜不倦地当着搅屎棍。

    直到沃伦·黑斯廷斯灰溜溜地下台回国接受弹劾与调查,新任印度总督康沃利斯伯爵才想起这件事来。

    康沃利斯伯爵作为英国上议院的一员,在伦敦的风评算不上太好。特别是他在担任不列颠美洲地区中将期间,被北美独立军围困在约克镇后,不得不率领八千英军向那位日后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之父”的独立军领袖乔治华盛顿竖起白旗。

    伯爵先生这次投降,也被后世认为是英国放弃北美殖民地的标志性事件。虽说这次惨败无碍于康沃利斯伯爵此后依然亨通的官运,但要说这位约克镇的败军之将不想着洗刷自己“约克镇投降者”的名誉,他也不至于如此热衷于将这个印度总督的职位运动到手。

    毫无疑问,从北美殖民地丢掉的名誉,康沃利斯伯爵将要从印度殖民地这里找补回来。

    对华外交,无疑就是康沃利斯伯爵洗刷自己污名的重要一步。

    一来,与印度这个一直就是土王割据的地理名词不同,雄踞东亚这个亚洲最大帝国,保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