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3章 .秋风起处听雷声(一)(第2/4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师父知道,可不是顽的。”

    妙趣一身汗水,死死抱住玳安不肯放手,但听见自家师父薛尼姑,却猛地将身子一抖,恋恋不舍地松开了他。

    玳安匆匆穿戴齐整,正准备离开,却被小尼姑又拉住了,不由得说道:“好个小娼儿,还不放你阿爹走是怎的?莫非未曾喂饱你?”

    妙趣低声一笑,却从文殊菩萨前的供桌上,拿了个女童打扮的磨合罗童子,塞进玳安怀里:“小冤家,这个给你,以后若是想我时,看着它也是一样的。”

    玳安轻笑一声,将那只似白玉琢成的磨合罗女童藏在袖子里,又和妙趣肉麻片刻,方才匆匆走了。

    至于文殊阁里供奉的磨合罗童子少了一个,谁会关心这种小事?

    ……

    ………

    就在少年人们偷情的时候,在另一个时空中,在东北亚地区,东经一百三十九度,北纬三十五度,一座可称宏伟的城市中,一些能在这个国家中称得上是大人物的人们,正济济一堂。

    这是由帝国首相、大藏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与外务大臣所举行的重要会议。

    这也是决定这个国家未来国策的一场会议,所以当首相、藏相、陆相、海相、外相一起端坐在这里等待着帝国皇帝出现的时候,气氛还是一片的沉静紧张。

    这一任的帝国首相犬养毅,是个清瘦而矮小的老人,脸上已经浮现出了老人特有的暗色斑点。但是那双细小的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种温和而刚硬的气质。

    在他的对面坐着的,就是这个国家最有名的政治家与经济学家高桥是清。

    这位担任过许多年大藏大臣的老人,有着如同玻璃球一般圆滑的身段,和他那张看似和善的圆脸十分相称。

    但不管是他的盟友还是敌人,都不会认为这位帝国首屈一指的经济专家,会是一个温和的人。

    至少,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看着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善。

    这种僵硬的气氛,甚至让外务大臣有些不安起来。

    防盗版,稍后修正

    对着那只磨合罗女童说了这几句话,薛尼姑便不再言语,只是朝着那尊手托日月的文殊菩萨像躬身拜了几拜,随即袖着手慢慢踱出文殊阁来。

    她的两个徒弟妙凤与妙趣,却是笑得花枝招展,急匆匆地迎了上来,妙凤喜洋洋地道:“师父,西门大官人今日上庵里来,说是盂兰普渡要做功德。还叫人挑了一石好米、五斤官烛、两斤内造藏春香,四匹好吉贝布,菜蔬果子更不知拿来多少!”

    妙趣则说道:“我们见大官人到了,只得来请师父,却不是有意到文殊阁来。”

    薛尼姑听了,面皮丝毫不动,只是淡淡点头道:“倒算这西门庆有些诚心,也罢,我便出去会一会他。”

    说罢,这老尼姑望了一眼两个徒弟,吩咐一声:“你们将文殊阁好生打扫一番,切不可亵渎了菩萨。”

    妙凤和妙趣知道,自家这位庵主师父,外人面前是个嘴比媒婆还巧、最会给人灌迷魂汤的帮闲人物,可是在地藏庵里,却从来不见她有一丝好脸。

    甚至,这位说一不二的庵主,永远带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阴鸷气息。

    两个小尼姑低下头,道了一声“是”,低着头去做活,薛尼姑就一个人去招呼西门庆。

    这一次,跟着西门庆来地藏庵的,除了几个老成家人,最得西门庆宠爱的二管家玳安,也跟着一道来了这尼庵。

    西门庆在方丈房内喝茶,玳安自然要尽到他二管家兼西门庆身边人的本分,去招呼几个家人,将那些香烛布匹之类,向地藏庵中管事尼姑交代清楚,又看着尼姑造好了善簿,方才离开。

    这一走,就穿过了几重院落,走到了文殊阁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