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0章 .燕山雪,燕山血(一)(第2/4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坞堡,就这么被这些辽东难民用手指和牙齿生生啃开,满堡的积储就这么被争抢一空,活下来的人便成为了这支难民大军的一分子。如果他们没有倒在下一次围攻坞堡的战事里,那么就只会变成这些不知死亡为何物的亡命徒。

    不,亡命徒至少是知道惜命的,然这些难民连惜命这个生物的本能都快忘记了。

    如果不是他们还要吃喝,这些成群结队的难民看上去就像是一大群僵尸。

    对着渐渐要漫过高墙的难民们,那个半老的堡主大吼了一声,一剑劈下去,却正好将剑刃卡在了一个难民的脖颈间拔不出来。还不等他抽剑,好几只手已经朝他伸了过来,一把就将他拖进了人潮里,只听得惨叫一声,便再没有了声息。

    类似莫家堡这样的事情,从燕北而起,渐渐朝燕南蔓延。

    比起难民们行进的速度,谣言和恐慌的泛滥就成了更大的问题。不但升斗小民们惊恐不安,就连那些传家百多年的豪强们也放弃了自己多年经营的产业,凄凄然、惶惶然地挟家带口朝着涿易二州奔逃。

    但尤为可怪的是,一旦人们逃入了涿易二州的地界,这样的情形就再也看不到了,仿佛之前那些坞堡的惨状,只是人们发昏的时候做的一场噩梦。

    可是那真的只是一场噩梦么?

    天空中那片灰白如裹尸布般的雪云,依然缓慢却坚定地扩散着它的面积,燕北的大片平原已经被那种粉屑般的雪粒覆盖了二尺多深。

    可这样的积雪,却挡不住一匹匹军马越过了燕山,朝着涿易二州方向行进。

    马上的骑手们,虽然披了御寒的厚衣,遮住了大半面孔,却还是露出了他们头上那一根根细长小辫子。

    就算如此恶劣的天气,这些骑手还是满不在乎,高声谈笑,只是那一阵阵女真蛮音里,却止不住地都是惋惜

    都说燕云之地是契丹的南京路,最是富庶不过,为什么俺们这一路走来,只见到扒毁的废墟和一路上道标一般的尸体?

    (以下防盗版,稍后修正)

    老种和小种在感慨这场伐辽战事中千盘百结的党争,也在提防着突然向西军示好的那位宣抚副使。

    但许玄龄却没有心情和身为西军将门领袖的种家兄弟再多谈什么,种家身为西军将门中执牛耳者,不管老种或小种是怎样一个态度,最后他们的行事总免不了以西军利益的最大化为考量。

    对许玄龄,或者背后下棋的魏某人而言,老种小种所领的秦凤、泾源两军,至少比刘延庆带的环庆军要强些,能在正面战场上不拖后腿便足矣。

    身为宣抚副使,许玄龄自己也有一支总数在九百人的亲卫在,而这支亲卫才是许玄龄最重视的军事力量。

    此刻,在他临时驻跸的公署内,许玄龄正向着一面铜镜躬身见礼:“山主,上一回山主遣人送到的甲胄,马宣赞、林教头、杨制使都已经披挂试验过了。真个是刀砍不进,剑射不入!”

    铜镜中,仙术士笑着一点头:“若只是刀砍不进,箭射不入,那这批甲胄就太廉价了些。要知道,这批软甲是在无光冥藏之中采掘的锡精混合铜英,祭炼百日才熔炼成环,再细细编连成甲胄,布置了辟兵、辟雷、辟火、辟毒四重禁制才算是成功。甲胄上的符文激发之后,不要说是普通兵刃,就算被火炮正面轰一发,也能保住性命。唯一可虑者,就是这批试做品制造成本大了点,没法子大规模生产,还得再研究研究。”

    抱怨着制造成本,仙术随即向着许玄龄一点头:“玄龄啊,我这里收到哨探来报,燕京方面辽人似有异动。你要是还和童贯之流在河北路磨磨蹭蹭,那么这一回全歼辽人的战果,你连汤都喝不上一口了。”

    听着魏野打趣,许玄龄只是恭谨地一躬身:“弟子全凭山主吩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