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3章 白雪纷纷化赤霜(一)(第2/3页)  魏野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怪异的高大建筑,和“大宋道官”们看起来就古怪万分的言行,让这些燕地土著顿时有了许多不好的联想。

    有自作聪明的,就直接摇了摇头,找相熟的人咬起了耳朵:“这些大宋的贵人,怕是要在城里炼丹啊!”

    对于这些手艺人而言,炼丹终究是个神秘而渺远的事情,也有人很想不明白地反问:“隆冬腊月的,炼丹有什么用?”

    “你不懂,你不懂,炼丹的玄妙大着哩。老辈人都说,吃一粒仙丹,从此百病不生,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好处更多着。这些大宋来的先生,怕是看重俺们燕地的水土好,要采药炼丹献给赵官家呢!”

    对这种推测,那些自诩见过市面的人,则是嗤之以鼻,对这座古怪的铁头炉子有了更合乎逻辑的判断:“大辽眼看着就不成了,北面女真人又那般凶悍,这个骨节眼上炼的什么丹?只怕是在合黄白之术,缩锡成银也好,点铁成金也罢,弄出许多金银,才有军费可用!”

    “这炉子修得恁般高大,怕不是点金炼银,却是一座剑炉。俺听说,世上有一班剑仙,能用飞剑千里之外取人首级,万军之中阵斩上将仿佛探囊取物,只是这等剑炉上干天忌,当年干将莫邪炼剑,便是以身殉炉才炼成了干莫二剑……怕是这些征调的匠人,一个个都活不下来了。”

    类似这类的传言,倒是没有给木岚添多少麻烦,只要有说怪话的,直接就被殷小楼的道兵抓起来去筛沙子了水泥、钢筋、砂石这混凝土三要素里,砂石虽然最不起眼,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后,当第一炉试烧的火山灰水泥出炉的时候,这些充满劳动人民朴素的浪漫主义想象的流言也就统统消灭无踪,甚至人们看着那些水泥窑里产出的灰泥,还有很不少的幻灭感。

    感到失望的人当中,也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鞑子”就是被锺云从顺手从殷小楼手底下捞出来的萧鼎。

    作为极少数能进入易州城里的战俘,萧鼎自然也成为了易州城内劳动大军的一员易州城不养闲人,从谢明弦和木岚的角度说,当下也没有修什么战俘营的打算。

    道海宗源对收容的流民基本是用蕃薯粉掺虫粉、鱼粉的救济口粮煮成糊糊养活起来,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人。但对参加重体力的民壮,这点粗劣食物所提供的热量就远远够不上需求了。

    一开始,给民壮们发的还是杂粮饼子,等到水泥立窑修起来,需要加快工程进度的时候,大部分的伙夫也都被派来运水泥、筛沙子,杂粮饼就变成了杂粮饭官仓里的陈化粮和新粮,不管是麦仁、黄米、豆类还是高粱,统统朝锅里一丢,添上水就煮成饭。

    因为每顿饭里都掺着不少的高粱,这饭里总少不了一股子涩味,但除了杂粮饭,民壮们也有些荤腥佐餐。说是荤腥,其实就是虾酱。这种带着浓重腥味的猪肝色酱料,配上掺多了高粱米的猪肝色杂粮饭,另添一锅飘着海带、海藻、海莴苣的醋汤,就是民壮们日常的伙食。

    只有干得格外出色的人,才会另外有些咸肉、熏鱼之类的奖赏。

    这些东西,萧鼎家里未败落的时候,就连家中下人也未必乐意吃的。但是几经忧患到如今,这等粗粝的食物他却是吃得香甜起码这东西,要比那喝下去满嘴土腥味的救济糊糊要强!更不要说,时不时还能见点荤腥了。

    仗着过去养下的身体底子好,萧鼎在民壮里很快就出了头,专门调到水泥立窑这里做了运煤工。

    烧制水泥需要大量的燃料,不管是契丹还是赵宋,都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煤炭作为冶铁业的主要燃料。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无烟煤的讲究,煤炭一烧起来就是满城烟尘乱舞,像萧鼎这样每天守着水泥立窑运煤的人,更是只有眼珠和牙齿还是白的。

    自然,身为琼台郎的木岚,倒有的是法子让自己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