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会议(第1/3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政事堂武德以及贞观时期设立在门下省是唐朝宰相议政之地。
    政事堂会议常设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亦是帝国最高行政机构。在武德年间以及贞观大部分时期整个帝国官僚体系有资格参与政事堂会议者唯有三省最高长官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
    尚书省的长官称为尚书令因武德年间李世民曾担任此职在他即位以后便不再设尚书令之职位以示恭敬。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事实上边转为左右尚书仆射而古时以左为尊尚书左仆射一职便是宰相之首领袖百官。
    左右尚书仆射、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便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只不过到了贞观后期以及高宗之时政事堂迁往中书省皇帝开始让其他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来又逐渐统一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政事堂是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
    某种程度来说唐王朝的兴唐代衰盛败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政事堂政事的运作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从政事堂几次搬迁的轨迹便可以看出政事堂在大唐中枢的地位变迁。
    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论证是政事堂的常态缔造了贞观之治的伟大辉煌亦奠定了大唐王朝坚固的根基。而在中书省的政事堂议政则是政事堂制度的破坏以及沦为皇权操纵的工具。等到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则是政事堂制度的瓦解……
    什么是政事堂制度呢?所谓的政事堂制度是指尚书省(国家的行政机构)、中书省(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机构)、门下省(国家方针政策的审核机构)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经常性地讨论国家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
    政事堂制度是封建社会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
    可以说政事堂制度是这个时代地球上最先进、最开明、最完善的制度……
    门下省政事堂前有一棵巨大的梧桐亭亭如盖、郁郁葱葱茂盛的枝叶遮天蔽日将政事堂内遮挡的一片阴凉。
    诺大的厅堂内布置简朴典雅当中一方暗红色的地毯带着团龙花纹四周摆放着几张案几地板光滑明亮。
    案几之上茶盏飘香几位宰相大人轻声交谈气氛轻松。
    只是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侍中魏徵、中书令岑文本几人见到龙行虎步而来的李二陛下以及其后的马周这份轻松转成讶然。
    政事堂有政事堂的规矩虽然最后在政事堂形成的决议要经由皇帝批准但是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插手决议的形成过程的。
    这是开明的制度亦是皇帝陛下自信的表现。
    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坚决相信自己的宰相会在有利于帝国发展的基础上做出任何决定……
    几位宰相惊讶起身房玄龄鞠躬问道:“陛下可是有要事商议?”
    按照制度若无十万火急之事皇帝是不应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只需要在形成决议之后由门下省递交给皇帝由皇帝审定。若无异议则发回门下省颁行天下。
    这亦是为什么政事堂议政要在门下省的原因。
    首先是三省的职责分工决定的。
    三省之中中书省主出令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主奉行。即是说中书省是代表皇帝制定大政方针、政策的立法的机关;门下省是审查所立之法是否可行的机关;尚书省是执行政令的机关。
    三权分立门下省居其中政令能否出台、执行的后果如何关键在门下省。因而三省长官在门下省议政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由工作程序决定的。
    作为颁发政令的诏书必须加盖皇帝的玺印才能生效。而皇帝的八宝都由门下省的符宝郎掌管在门下省议政议定之后报经皇帝批准然后用印由中书省宣达减少政令往返周转有利于工作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