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奔头儿的日子(第1/2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浓黑的乌云自天际滚滚而来顷刻间就遮掩了头顶的天空。
    江南的天气就是如此任性前一刻还蓝天白云后一刻就阴云密布……
    一队货船自吴淞口溯江而上停靠在码头。
    天阴的极快每一条船上都有两个劳工跃上栈桥搭好跳板然后返回船上与二十几个同伴一起一人背起一袋水泥脚步飞快的向着带有顶棚的仓库跑去。
    不仅仅是抓紧时间多挣“工分”更是给大总管省钱眼瞅着就是一场大雨若是不能在雨前将这些水泥搬进仓库被雨水一淋可就全都泡汤了。
    大家都是在家乡活不下去才被华亭镇招来谁知一到了这里房屋现成的只要干活就有“工分”凭借“工分”就能换到粮食舍得力气就能吃得饱饭哪个不感激大总管仁慈?本就是泥土里挣命的庄稼汉没那么多的花花心思谁对咱好谁给咱饭吃咱就报答谁!
    都知道比起自己的“工分”船上的水泥才是最值钱的东西都愿意拼着力气再下雨之前将水泥搬运到仓库里不能给大总管招来损失。
    大家伙脚步飞快甩开膀子干劲儿十足。
    “脚步都快点脚下要踩稳了一袋子水泥可就顶上你们一天的工分别光顾着挣钱把大总管的水泥给掉江里去喽!”
    一把白胡子的老里正叉着腰站在栈桥上……现在叫“大队长”了现在已经不在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里了而是叫做“生产队”“生产队”的头儿可不就是“大队长”?这个生产队都是青州山区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去年夏天一场大雨使得村子遭了灾本就没有几亩薄田结果山洪暴发淹了整个村子全村百多人只剩下七十多口其余连尸首都找不着。
    硬生生饿了一个冬天好歹山里草根树皮什么的都能吃没有人饿死。可是这么长久下去也活不下去山洪冲毁了农田等到洪水退去一人厚的淤泥积满了山谷庄稼没法子种了。州府衙门倒是分派了救济粮食可是这么多张嘴啥也干不了就等着吃食儿州府衙门也受不了!
    结果华亭镇招工的行文发到衙门里官吏们便上门劝慰大家赶紧的全村迁徙算球那华亭镇好歹也是当今帝婿的封地房家又是青州老乡房俊更是有数的富豪怎么着也能给大家一口饱饭吃吧?
    老里正想想也是这个理儿跟村里的人家一商量大家都同意了。都是庄稼汉不怕苦不怕累可现在守着这老家却是有力气也使不上只能干瞪眼的挨饿娘儿们垂头丧气哇哇饿的直叫唤哪个爷们儿受得了?
    州府里的大官儿还是讲究的开具了全村迁徙的文书证明又安排了衙役官差沿途护送还给备好了粮食就把这一群“张嘴兽”给送走了……
    到了华亭镇正巧赶上“生产队”设立按照血缘、族群、地缘等等因素划分这一个村子就成了一个“生产队”。
    就在一处水塘边儿上镇公署给起了一溜房子全都是红砖水泥砌的那叫一个敞亮!安置下来又按照人头给发了一个月的粮食言明“这一个月的粮食是镇公署免费接济的不要钱也不用还。但是以后的口粮就得你们自己干活儿去挣挣多多吃挣少少吃挣不着您哪儿来的还回哪儿去”……
    村里人眼珠子都瞪圆了天底下还有这好事儿?
    又是房子又是粮食这要是不好好干活儿天打五雷轰了都!
    老里正是个要脸的在村子里辈分高、威望高当即拍着胸脯表态:“只要有吃的不管多少活儿咱这个生产队就肯定是整个华亭镇数一数二的做不到我老儿自己个儿把脑袋拧下来给你们当球儿踢!”
    开玩笑满天底下找找哪里有这么好的地方?
    住的房子有了就没了后顾之忧。剩下的就是卖着力气的干活儿不仅要给家里挣“工分”多换粮食更是憋着股子气得干出个样儿来对得起人家大总管给咱的这碗饭!
    几乎所有的“生产队”都是抱着同样的目标……
    老百姓从来就不怕吃苦只要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