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七十九章 弹棉花(第1/2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棉桃剥开轧花机的滚轴摇动丝丝缕缕纤细雪白的棉絮从滚筒中间带过去棉籽则被剥离出来。非常简单的一个装置却使得脱籽非常便利。
    脱籽之后的棉花都是一缕一缕的还不能使用。
    仆役们将一大箩筐棉桃脱籽之后放在木槽里木槽上面就悬挂着那张“大弓”然后请示房俊应该如何操作。
    房俊淡定道:“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自己钻研出来的学问方才更能印象深刻更要有成为大唐第一批‘弹棉匠’的理想。人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一众仆役大汗。
    咱就是个奴仆啊不想当什么“弹棉匠”……
    房俊无动于衷让他们自己试验、自己琢磨他则袖手旁观。事实是弹棉花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何曾自己亲自动过手?
    他也不会……
    不过弹棉花并不困难只需要明白将棉花纤维打散使其纤维之间愈发紧密的原理就行了当然想要弹得好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长期的实践作为基础的。
    房家发奴仆显然智商在平均线之上一个叫做赵二牛的少年呜呜喳喳比划半天终于将棉花弹得似模似样。弹出来的棉花虽然远未到房俊想象中那么密实但是洁白柔软像是一朵白云摸上去又软又柔感受得到舒适的温度早已使得一众仆役震惊不已。
    房俊当即拍板任命这个赵二牛为房家“弹棉匠”的管事。
    赵二牛都快乐疯了谁能想到自己只是一时脑子开了窍摆弄明白了二郎发明的这个器械就陡然一下子成为管事了?难道是二郎看在大家都排行老二的份儿上才这么照顾?
    嗯一定是这样大家都“二”所以亲近呐!
    命运真是太奇妙了升职、加薪、然后做媒的定然家门口排成队忽然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赵二牛二话不说跪在地上“梆梆梆”就磕头指天划地宣誓效忠。
    棉花弹出来了还不行这样的棉花只能做棉袄、棉被房俊自然不能满足。还得捻成线然后纺成纱织成布才能使得棉花走进千家万户棉布低廉的成本优良的质量才能造福大众顺带着给房俊带来海水一样的财富。
    当然想要最大程度的显示棉花的价值那得等到开发出军事用途之后了。
    很遗憾房俊的化学是语文老师教的无烟火药他打死也做不出来……
    捻线是一门很古老的手艺民间也有很多原始的织布机交给卢成来负责就行了自己只需看看成品就好。工艺虽然原始落后不过房俊实在不知道那种能够一次性放置几十个纱锭的纺织机是怎么做出来只是在一张纸上写出来大致的工艺要求之后承诺谁能研发出更先进的纺织机就赏钱百贯之后便索性不管。
    他很信任中华民族的智慧。
    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只是不愿意去想或者懒得去向缺少创新意识。等到他们有了足够的动力就能立即开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切。
    叮嘱庄子里的棉花不能用机器脱籽种子实在太过珍贵他怕机器对种子外皮有损伤影响出苗率必须手工脱籽。
    “开春之后将庄子里所有的旱田全部种植棉花。”
    房俊吩咐道。
    占城稻属于南方稻种北方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缓慢即便是有优良的稻种也达不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自然条件只能在南方种植。
    房俊已经吩咐苏州刺史穆元佐来年开春择地种植看看能否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若是不行那就只能在闽粤一代推广。现在的闽粤一代局势并不稳定闽地多蛮夷粤地是冯家的地盘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一旦被他们得了先进的稻种无异于助长他们的野心。
    卢成吓了一跳劝道:“二郎这个要慎重啊。咱家的旱田很多都种棉花的话粮食就要少很多。”
    “放心粮食有的是。”
    在林邑国购买粮食的船队估计黄河封冻之前就能将粮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