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晋王破案(上)(第1/3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从不因言获罪上至朝廷大佬御史言官下至贩夫走卒平头百姓皆是褒贬时政想说就说全无顾忌。
    只要别指名道姓的提及李二陛下那些黑历史就算是含沙射影都没人来理会……
    然而凡是总有例外。
    自上午开始“百骑司”的侦骑、长安、万年两县的压抑捕快巡捕倾巢出动篦子一般将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茶馆、酒肆、集市等等人群聚集之处彻底的梳理了一遍无数人被捉拿下狱整座长安城人心惶惶百姓知道究竟发生何事纷纷归家避祸免受无妄之灾除非必要无人出门往昔繁华热闹的街市顿时杳无人迹静如鬼蜮。
    待到傍晚时分先前被抓的人有的被释放从衙门里出来返家今日官府大动干戈的原因方才被百姓们所知悉。
    居然是因为传播长乐公主与房二郎的流言……
    百姓们有些愤怒。
    大家最爱的事情便是茶余饭后将王孙公子豪门贵族的那些稀罕事拿出来当做谈资羡慕一番、鄙视一番、调侃一番时而为房二郎拳打齐王鼓掌喝彩时而为大军即将平定西域大声叫好时而为吐蕃边境一场冲突义愤填膺……
    曾几何时却连话都不让说了?
    百姓满感到愤怒憋屈却也只能关起门来骂两声娘表达不满御史言官们可不管这个。
    不让人说话?
    说错话犯法?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御史们的职业便是喷子逮谁喷谁喷对了有奖喷错了不罚以言论监察百官。
    虽然官府并未将羁押的百姓因言获罪可御史言官们忍不住了今日是传播流言的百姓谁知明日是不是就轮到他们这些口无遮拦的御史?现在忽然之间不敢随便说话了这岂不是等同于让御史言官这个行当集体失业?
    于是乎仅仅一个下午无数道奏折雪片一般飞进政事堂一箩筐一箩筐的堆在各位宰辅的案头整个皇宫都闹得人心惶惶。
    長安县衙。
    晋王李治带着“百骑司”鸠占鹊巢将人家县令李义府给挤到一边堂而皇之的占据了主位一道道命令以此为中心下达无数“百骑”、衙役、巡捕在城内编织了一张大网一个接一个的“罪犯”被带至衙门内先行收押而后分开逐一审讯。
    李君羡坐在一旁冷眼旁观看着书案之后端然稳坐清秀的脸膛上洋溢着自信、兴奋、紧张等等情绪的晋王李治心底不仅暗赞一句:陛下的儿子果然各个皆是人中龙凤!
    首次作为指挥者便能将“百骑”、衙役、巡捕等等超过上千人指使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这可不仅仅是“才能”两字便能凸显其中的可贵之处这需要更多的天赋。
    “才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提升而“天赋”却是与生俱来就算别人再是羡慕嫉妒恨也只能眼红的看着徒唤奈何……
    然而李君羡心中却尽是忧虑一个儿子出类拔萃那是好事陛下后继有人大唐能够有一位完美卓越的掌舵者大家自然皆大欢喜。可这么多的儿子各个便显出超强的能力那就绝非幸事了……
    太子温厚贤德魏王锐意聪慧吴王英武果敢晋王少年老成……
    最关键是陛下早有易储之心一旦太子当真被废可想而知其余的这几位皇子殿下将会为了储位展开一番怎样的龙争虎斗、兄弟睨墙!
    李君羡只怕自己被卷进争储的风潮之中以自己这毫无背景的小身板儿怕是一个浪花儿便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尽管晋王三番四次的言语试探李君羡都讳莫如深绝不表态。
    他效忠的只是李二陛下对于储君之位并不太在意。陛下龙精虎猛春秋鼎盛起码还能稳坐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去想那么多干嘛……
    午时将过天色渐渐阴沉下来乌沉沉的云彩渐渐凝聚集结由高至低的压在整座城池的头顶压得人喘不过气。
    未几随着一阵清风拂过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倾泻而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