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征兵告示(第1/2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的圣旨、政事堂的布告贴满了长安城四门与城内的坊门城内百姓这才知道由神医孙思邈主持研制的药剂成功治愈疟疾并且将药剂的配方公布天下。
    自古以来便谈之色变的疟疾居然自此终结再不复夺命之厄……
    整座长安城都沸腾起来!
    百姓喜极而泣奔走相告这股躁动从长安城内迅速蔓延以波涛席卷之势辐射整个关中!
    万民称颂!
    无论困苦潦倒的乞丐亦或是钟鸣鼎食的士族在面对疟疾这等不治之症之时绝无高低上下之分一旦患病绝无幸理。尤为令人闻风丧胆者便是这等疫病传染性极强水源、食物、粪便等等皆会产生传染往往一人染病全村灭绝;一村遭殃阖城遭殃……
    然而现在这等肆虐千古之疫病居然被治愈百姓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如何能不歌功颂德?
    神医孙思邈之名讳几乎等同于神祗家家立生祠、香火供奉感念其震古铄今之功德。
    皇帝陛下更是文成武德若非此乃圣君当世又则能让千古以降无人能治之疫病在本朝终结?
    君明臣贤、盛世煌煌故而上苍显圣泽被苍生!
    生逢盛世得遇圣君何其幸运?
    百姓疯了一样敲锣打鼓笑逐颜开整个关中都弥漫在欢乐的气氛当中用不了多久这股气氛便会随着前往天下各州公布药剂配方的快马而席卷整个大唐!
    不止是大唐!
    因为药剂之配方没有任何的遮掩和保留人人都能看到、人人皆可知晓故而即便是突厥、高句丽、倭国、甚至西域蛮族、南洋诸国都能够得到这份治愈疟疾之药方从而惠及天下、造福世人!
    不管是否与大唐敌对谁能不感念大唐之恩德?
    在肆虐千古之凶顽绝症面前大唐没有敝帚自珍没有将这份药方藏着掖着只允许自家的百姓服用而是将之光明正大的公布出来任由天下人尽皆受惠于此。
    这才是煌煌大唐纵横天下之气魄!
    这才是赫赫帝国胸怀天下之胸襟!
    *****
    一队骑士自玄武门的校场策马而出然后分散开径自奔赴长安各处城门将一张张告示张贴于城门旁而后又进入城内在各处繁华街头肆意张贴……
    今天得益于疟疾被治愈之消息百姓群情激奋即便是城外的百姓也纷纷涌入长安来到天街之上朱雀门前等地聚集欢呼赞誉气氛热烈。
    因此无数百姓也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张张告示……
    起初大家都以为这是朝廷的布告然而随着人流的涌动大家才发现每一张告示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
    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
    一首首慷慨豪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