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垂直管理(第1/3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退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法理之上儒家便已然成为唯一的正统。
    诸子百家遭受到来自于朝野两方面的集火攻击早已破败凋零、苟延残喘。
    西汉覆亡之后尤其是统治末期“独尊儒术”的国策稍稍得到缓解毕竟时局维艰天下不靖统治者的精力大多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安稳国内的矛盾对于诸子百家的打击便缓和下来。
    到了两晋南北朝诸子百家渐渐有所缓和元气略微有所恢复。
    刘徽、祖冲之、郦道元、贾思勰、范缜、马钧、葛洪、裴秀、王叔和……许许多多或是自然科学的先驱、或是先进思想的缔造者在这个时期喷涌而出璀璨夺目留下了层出不穷的传世名著。
    然而乱世促进诸子百家的兴盛这是因为统治者无力打压当隋朝一统南北、大唐匡扶宇内盛世太平皇权集中儒家便因为其独特的政治属性重新活过来对诸子百家开始残酷打压。
    ……
    科举之中参杂诸如算数、策论等等学科这是皇帝的意志谁也无法抵抗。
    然而在上层不得不对皇帝的强硬态度妥协的儒家大佬们转头便在下层开始给诸子百家设置层层羁绊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压。
    李泰口中的“阻力”便是来自于下层。
    “各地学堂都在官府的监管之下师资力量、教育经费要被官府捏在手里而儒家学者在民间的影响力尤甚这些人故旧知交无数、门下徒子徒孙无数随便拎出来一个便有一张在乡间构筑的大网谕令自上而下他们明面上不敢抵制但是暗地里的手段多得很防不胜防。”
    李泰摇头苦笑嗟叹连连。
    “振兴会”致力于诸子百家齐头并进、百家争鸣这等于是动了儒家的基本盘焉能不招致抵制?
    别看儒家没事儿的时候自己搞内乱什么公羊学派、谷梁学派争斗不休今文、古文互不相让但是一旦遭遇外敌立即团结一致枪口对外绝对不容许儒家的统治地位遭受威胁。
    幸好这是由李泰牵头忌惮于皇帝对他的宠信无人敢做得太过分若是换了一个人指不定这帮子所谓的“大儒”们会使出何等卑鄙龌蹉的手段令他万劫不复……
    房俊呷着茶水沉吟半晌忽然抬头凑到李泰近前低声道:“殿下何不觐见陛下请求单独设立一个衙门统管天下各州府县的学堂?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道任重而道远由专门的衙门管理学堂可以极大的规避来自于地方官府的种种钳制与困难。陛下不是曾言要以皇家内帑贴补天下学子么?干脆就谏言陛下由内帑直接向新成立的教育衙门拨款……”
    李泰愣了愣眨了眨眼继而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震响将在场宾客吓了一大跳齐齐惊诧的望过来。
    “妙啊!二郎此计甚妙!”
    李泰兴奋得手舞足蹈浑不在意四周投来惊诧的目光当即起身道:“本王要连夜进宫觐见父皇!”
    言罢转身欲走一时一刻都不想耽搁了。
    房俊赶紧伸手将其拉住无奈道:“多大的人了怎地这般毛躁……”
    将李泰拉得坐下来俯身上前凑在他耳旁低声道:“此事仅只是一个谋划而已是否能行尚未可知。再者说了这个衙门如何构建如何管理如何与天下各州府县脱离开来您心中可有腹案?不必急于一时沉下心来好生斟酌权衡争取一举打动陛下否则一旦拖延下来恐增变数。”
    李泰悚然一惊连忙道:“是本王心急了二郎所言甚是!”
    这就相当于成立一个教育机构由皇帝掌管李泰负责垂直管理天下各处学堂将教育从地方政务之中剥离出来这简直就是从地方官府口中硬生生的抢食吃一旦消息外泄不但儒家要反对地方官府也不肯。
    必须拿出一套完善的制度一举打动李二陛下然后自上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事情办成。
    否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