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道门危亡之秋(第1/3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且极大。
    老祖宗传下来的奇门遁甲、风水术数以及阴阳五行之说绝非凭空臆想而是历经无数年与大自然的斗争之后总结出来的规律绝对有根有据。李淳风或许怼自己的来历有些怀疑但袁天罡那样几乎就是“半仙儿”的存在给他时间搞不好真的就能窥破自己的虚实。
    那可就麻烦了……
    房俊给李淳风斟酒对饮一杯喟然道:“也难为你们师徒整个道门已然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去懵然不知还有心思琢磨在下的面相……”
    李淳风愕然:“此话怎讲?”
    如今皇帝陛下尊奉老子为祖道门自然水涨船高许多达官显贵尽皆信奉道门即便是也一个寻寻常常的道士行走天下亦能得到各地官府的襄助优待整个道门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前所未有的好。
    何以到了房俊嘴里却又成了“危急存亡之秋”?
    简直耸人听闻……
    “不信?”见到李淳风一脸不以为然房俊放下酒盏坐正身姿道:“那我且问你自两汉年间佛门传入中土延续至今你可知都有何变化?”
    李淳风一愣茫然摇头。
    自己是个道士且还是不管事的那种挂这个道士的身份却做着朝廷的官哪里有闲心去关注佛门之事?
    房俊一拍大腿扼腕道:“瞧瞧你们道门自己连对手都不关注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话李淳风不爱听沉着脸道:“道家源于老子神州大地绵延千年早已根深蒂固佛门乃是外来教派难免水土不服如何能够称得上是道门的对手?更遑论自寻死路之言……简直危言耸听。”
    事实上直至目前形势的确如李淳风所言。
    作为本土教派道门有着坚固的根基远远不是佛门可以抗衡……
    房俊叹气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旧日寺庙依旧遍布江南佛门虔诚尚在暮鼓晨钟。那是佛门兴起的年代亦是道门衰败的年代其殷鉴未远道长何来的自信居然未将佛门作为对手?”
    南朝烟雨宋齐梁陈。
    东晋灭亡之后以健康为国都的四个朝代在历史上并不如何显眼然则在这一个时期却是佛门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之南陈便有寺院一千两百三十二所僧尼数万人……
    李淳风面色有些难看。
    正如房俊所言那一段时期是佛门兴起的辉煌时期但是此消彼长对于道门来说却代表着无尽的黑暗和屈辱。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李淳风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佛门不可能再度兴起更不可能取代道门的地位甚至如房俊所言将道门逼迫至危急存亡之境地。
    房俊道:“然而时下世间道门高高在上精英荟萃佛门却是普度世人无分贵贱长此以往影响力不言而喻。尤为重要者佛门乃是外来教派其经义本是梵文佛门子弟在翻译的过程中大量借鉴了儒家、道家的词汇融会贯通取长补短。诸如‘方丈’一词本是道家得道高人的称呼如今却成为佛门主持的通称您去问问百姓‘方丈’是佛是道?十有八九会告诉你这是佛门子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影响力便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长此以往谁还知道道门是何模样?”
    在这个年代道佛之分大抵是差在传播方式上。
    道教高贵犹如阳春白雪走的是精英模式其择徒传教的规则森严不是谁都能够传授道门的核心。这就制定了祂只能在上层社会里流传固然影响力很大却很难自上而下普及世间。
    佛门则不同是下里巴人走的是普及路线王侯将相贩夫走卒都行好人来了普渡世间恶人来了立地成佛包容性太强。
    简而言之佛门开店迎客谁来都行。
    道门则属于高档会所理论上谁都可以进但核心皆是社会主流、上层人士与社会脱节严重。
    这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另外一种诠释结果谁都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