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 疑点重重(第1/2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长孙光探听到阿拉伯人入寇直至大军齐出给予阿拉伯人迎头痛击再到此处追敌数百里连番恶战却一直未曾见到本应早已见到的报信人……他们去了哪里?
    隐迹藏行、逃匿遁走?
    这绝无可能。
    能够被袍泽们以死相托报信人必然是忠诚之士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和认可这样的人焉能抛弃袍泽们以死亡争取来的机会反而跑掉?
    再则只要返回弓月城将消息传递回去那便是大功一件放着功劳不要却跑得不见踪影这绝对不合理。
    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途中遇害使得他们无法回到弓月城。
    谁敢杀害唐军斥候?
    可疑的对象有很多但是薛仁贵此刻脑海之中最怀疑的人便是长孙光。
    按理说长孙光不属于斥候队他在当日的职责乃是率领麾下兵卒巡视弓月城而非是离城侦查。
    即便听闻了行商关于在碎叶水方向发现阿拉伯人踪迹的消息最应当做的是及时汇报由上官派斥候前往侦查而非是自己率人放弃了巡视的职责擅自离开弓月城百余里前去侦查敌军。
    动机不合理……
    不仅仅是他所有人心头都有疑问但是此刻并非深究这一点的时候大家默默无言的将遍地残破尸骸归拢一点一点捡拾到山口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尸骸最是密集且层层叠叠堆在一起围着一个焦黑的深坑呈发射状向着四面八方抛射开。
    这些血战沙场流血无数的兵卒一个个热泪奔涌泣不成声。
    显而易见这是斥候队战斗到最后战无可战、逃无可逃之时大家围聚在一起引爆了震天雷与杀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这残破的尸骸层层叠叠里头必然有无数敌人的尸骨但是大家无法分辨只能将其归拢在一处然后四处寻找石块搬过来垒成一个大大的石堆将尸骨一起掩埋。
    活着的时候尚且能够以五十余人面对数万敌军而死战到底死后即便葬在一起这些阵亡的袍泽又岂能惧怕?
    就让这些敌寇葬在一处生生世世给袍泽为奴!
    薛仁贵立在山口热泪奔流在河水之中洗干净了双手然后自腰间抽出佩刀划破手掌任由鲜血滴在石块上双目圆瞪悲愤道:“阵亡之袍泽在天有灵吾薛仁贵今日立誓定要杀戮百倍之敌寇告慰尔等英灵魂魄!且定将追寻此事之真相找到报信之人若有人加害提头前来祭奠!”
    “誓要杀戮敌寇告慰在天之灵!”
    身后兵卒齐声大喝震荡山口。
    告慰完袍泽之灵薛仁贵反身便走跃上马背大声道:“吾等返回阵中这一次不能与贼寇血战到底实在是不得不顾全大局。待到东征结束朝廷稳定届时即便贼寇不来吾亦当率领诸位前往袍泽之仇不共戴天!”
    众将士轰然应诺:“喏!”
    所有人齐齐上马最后看了一眼那巨大的石堆擦干眼泪策骑沿着来路返回。
    ……
    两支军队依旧保持着一追一逃的趋势越过了碎叶城。
    大军奔袭数百里即便士气高昂可毕竟不是铁打的身子骨不得不在低矮的碎叶城外暂时安营扎寨修整一番。
    倒是不虞追不上阿拉伯人事实上跑的人比追的人更累且阿拉伯人来的时候便走了上千里路这一路逃窜更是人困马乏精疲力竭比唐军更需要休息。
    沿着低矮破败的碎叶城转了一圈儿查看了附近地势薛仁贵回到帐中净手之后写就战报。
    不仅将此番出征之事前因后果写的清清楚楚更在战报之中建议请求朝廷于重修碎叶城并将此地作为作为大唐在西域设立的最远一处军镇驻军严防阿拉伯人抵近监视阿拉伯人的一举一动。
    况且碎叶城抵近绿洲又有碎叶水穿流而过乃是附近数百里地域之内商贾、牧民汇聚之地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在此地设立军镇便是在极西之地顶下一颗钉子能够为大唐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