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末路将至(第2/2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俊“军神”之命愈发坐实无数人为其歌功颂德。连带着他这个储君之地位自然愈发稳固……
    李承乾熟读史书知晓但凡欲行大事必有名臣相辅方能成功之道理一个人再是英明神武若无杰出之士辅佐亦难成大事。
    或许房俊当真就是上天派来辅佐他成就大业的肱骨之臣?
    细细思之自从房俊崛起乃至于亲近东宫自己的处境似乎便一日好过一日非但从以往那种朝不保夕、诚惶诚恐的状态之中脱离而且每每遭遇凶险都能得房俊倾力襄助从而化险为夷。
    若说不是天命如此还真就没法解释……
    *****
    正如李承乾所想那般阿拉沟之战的结果在送抵宫中不久随着有功之士的名簿送到兵部求情叙功旋即爆发开来。
    先是大食人厉兵秣马入寇西域安西军孤木难支节节败退眼看着大半西域尽落入蛮胡之手丝路断绝后有吐谷浑奇兵突袭欲谋求河西剑指关中导致社稷震荡、朝局不稳今年以来可谓多灾多难。
    然而正是这等帝国危及之时房俊挺身而出先是于大斗拔谷大败吐谷浑铁骑将其二十年生聚之精锐一朝歼灭如今又横扫西域将突厥人、阿拉伯人潜入西域腹心之军队一鼓荡平彻底通畅由长安前往西域之道路。
    都说“国难思良将乱世出英豪”这等危急时刻房俊犹如彗星一般耀眼的表现岂不正是“良将”“英豪”所应具备之风范?
    一时之间阖城震动长安内外士气大振。
    对于百姓来讲没有什么比安稳的生活更为重要眼瞅着盛世已至天下安居乐业、百废俱兴谁有愿意整日里战火连绵、局势动荡?百姓之欢欣鼓舞可想而知。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发愁。
    那些就等着右屯卫折戟沉沙以便断去太子一臂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难免心中忧愁心中发虚。
    难不成太子当真是天命所归?
    否则何以明明在三五年前便有了被废黜之征兆却在几年逐渐风生水起、步步走运?
    “天命”从来都是华夏文化最为崇敬之词汇。
    任何事物一旦依附于“天命”那便是上天之意志人世纵然千般挣扎亦是不能更改。谁若是不顺天命、逆天而行那自然是自取灭亡之道。
    连带着使得李承乾之声势也陡然暴涨诸多朝中官员、王公勋戚心中开始琢磨着要如何顺应天命亲近太子等到将来新君继位之后能够攫取更多的利益。
    正所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有房俊这等上天庇佑之福将辅佐岂不正能说明太子天命所归、不可撼动?
    ……
    晋王府中李治一身常服看着跪在堂下痛哭流涕的长孙淹手里捧着茶杯面无表情默然无语。
    长孙淹痛哭道:“此事皆乃臣下之错受了侯莫陈家、宇文家等人唆使故而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举措罪该万死。只不过臣下之初衷乃是斩杀房俊为殿下清理晋位储君之大碍绝无半分通敌叛国之心思还望殿下明鉴!”
    房俊的战报送抵长安之同时长孙家在交河城的人便同时将密信送入府中详细述说交河城发生之事以及长孙明之身死、长孙汉之被俘更将这场大战的详细经过告知。
    长孙淹顿时就慌了神……
    父亲身在辽东长孙濬身死之后家中一切事务皆由长孙淹打理西域之事更是出自他一手谋划如今这般后果他如何不惊慌失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