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凉薄(第1/2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陛下御驾亲征长安城内便开始潜流涌动一股危机在深处酝酿谁也不知能否在某一刻陡然爆发使得关中颠覆、天下震荡、社稷飘摇。
    而身为东宫一系的这些大佬们尽皆感受到泰山压顶一般的巨大压力平素绷紧心弦不敢有一丝懈怠唯恐局势崩坏。
    眼下太子有监国之责一旦长安出现变数导致社稷动荡自然责无旁贷届时再有人在李二陛下面前进献几句谗言储君之位又会陡生变故这是在座诸人都不愿见到的。
    众人放下酒杯自有一旁的侍女上前添酒。
    萧瑀用手拈了一根小黄瓜蘸了酱料放入口中嚼得咔嚓脆响唏嘘道:“只是如今这东征之战却是被长孙家占了大便宜。那长孙冲犯下谋逆大罪放在历朝历代都得是一个‘夷三族’的死罪陛下非但肯予以宽恕甚至准许其戴罪立功陛下当真仁厚古之圣君莫过如此。”
    言语之间毫不掩饰自己的艳羡。
    朝野上下在东征之初无人觉得高句丽能够抵挡唐军的狂飙突进覆亡其国指日可待所有人都将此次东征视为大唐短期之内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意欲趁机捞取战功巩固、壮大各自的利益。
    为了大家都能对战功雨露均沾甚至联起手来将战力极为强悍却有着房俊烙印的水师排除在外狠狠的将房俊得罪了一通。
    然而大战一波三折到了现在最终将取得胜利之时却忽然发现最大的战功眼瞅着就要被长孙家给攫取……
    打开七星门迎接唐军入城即便再是敌视长孙家之人也不得不认为此乃东征第一功!
    难免便心中不忿羡慕嫉妒恨……
    李道宗在一旁拈起酒杯感慨道:“陛下对于长孙一族当真是仁至义尽。”
    众人默然。
    这话中之意自然都懂长孙家能够得到陛下如此优待凭借的可不仅仅是当年扶保陛下逆而篡取、登基为帝的功勋那些功勋早在贞观这些年里一点一点偿还干净现如今功勋不剩下多少倒是因为关陇门阀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使得陛下与长孙无忌深感忌惮、渐行渐远。
    而长孙一族最大的凭恃乃是文德皇后之余荫。
    李二陛下与文德皇后少年夫妻感情甚笃众人犹记得当初文德皇后殡天之时陛下是何等伤痛欲绝、失魂落魄。而文德皇后之贤惠亦早已传遍天下当得起一句“贤后”之称谓深受天下景仰。
    这才是长孙一族最大的底蕴所在。
    否则当初长孙冲犯下谋逆大罪陛下岂会只是颁发一道海捕公文便草草了事?
    李承乾饮了一口酒情绪有些低落:“母后对于长孙一族的确颇多优容一直非常照顾否则又岂肯将长乐许配给长孙冲?父皇母后多子多女然则在母后心中最为疼爱的始终是长乐孤也好青雀也罢甚至于雉奴、兕子都比不得长乐受宠。”
    一般来说父亲喜欢小儿子母亲偏疼大女儿天家亦是如此……
    只不过由于兕子自幼多病这才使得李二陛下更多疼爱一些但论起心中的宠爱地位谁也无法与长乐、雉奴相比。
    而长孙冲当初之所以失宠惹得李二陛下反感厌恶正是因为其未能给予长乐公主幸福美满之婚姻。
    萧瑀瞄了李承乾一眼笑道:“殿下也不必妄自菲薄天家也好世家也罢世间无论穷富大抵都对自家的嫡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传承家业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然要以最为严厉的要求去鞭策以免耽于享乐不能成才。殿下乃是陛下嫡长子天然的储位继承人且殿下仁厚之风朝野尽知即便是民间的百姓亦是崇慕拥戴。古往今来身为太子者不知凡几但是如殿下这般众望所归者却是寥寥可数。”
    这话算不上阿谀奉承。
    正如萧瑀言语之中的意思无论李二陛下对于李承乾如何挑剔都无法更改李承乾“嫡长子”的身份。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宗祧承继嫡长子天然拥有顺位继承权谁若是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