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0章 把它换回来(第1/3页)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点半准时开宴,方式是长岛庄园内常见的东西方合璧长桌宴,布局西式,食物是俄罗斯菜与华夏美食结合。

    吃饭前还发红包,张楠的保留节目,这比往人家户头里打个数字要直观得多。

    不仅仅上列车的人有,参与莫斯科“大扫荡”的外围伙计也都有,当然这个之前已经通过公司发放。

    钱不多,每个两万美元,这趟任务难度不大,还没之前查清、清扫莫斯科地下华人抢劫团伙来得麻烦,就是大家讨个彩头。

    约瑟夫、屠海波等人对这个可有可无,都是有钱人,就是觉得老板亲近。原本一只在莫斯科的伙计们就感觉不一样了,这么个红包能算笔非常不错的收入,真心感谢老板的慷慨。

    这会姜爱华还在,明天就要乘飞机返回京城;前几天抵达莫斯科的农博升也在,不过馆长同志并不是连着一周在莫斯科,今早刚从圣彼得堡乘坐大名鼎鼎的红箭号列车回到莫斯科,同行的还有青铜器专家刘成军、老刘。

    之前各自工作时间安排上的原因,接受张楠邀请,从哈萨克斯坦前往莫斯科的只有农博升和刘成军两名专家。

    虽只两人却足够,农博升知识渊博,而刘成军对古代铜器的鉴赏能力更是华夏项伟荣当兵那会的1970年,就算等到张楠48岁那年都还没通火车:要造了,正在勘测,完工年份都要到2021年去。

    项伟荣在这边继续道:“第一次坐火车新鲜,不过没客车,连硬座都没,是货真价实的闷罐车。

    铁路部门有这种需要时调兵,平时运货的闷罐车,绝对没拉过猪那种。

    原本车厢里应该有方木敲成的上下铺木板床,可那年招兵数量特别多,11月已经挺冷的,还是让我们直接打地铺!

    还好地上铺着一层厚稻草,上头再打地铺也冻不着。就那条件都觉得新鲜,就是一开始一不小心被上-虞、诸-暨还有会稽几个地方的新兵当了土包子。

    他们那些地方早就通火车,就我们和新-昌没有,就为这个我们和新-昌的新兵一伙,和隔壁诸-暨、上-虞的新兵都干过架。

    想想也有意思,当兵不到一年,这干过架的都成了最好的小同乡。”

    远在西川当兵,这沪上的都能算同乡,一个省的更是货真价实,同一地区的当然就成了小同乡。

    “…小伙子那会闷罐车都觉得舒服,现在是不行了。”

    项伟荣也有点感慨。

    这个故事十多年前张楠听他说过,这会再次听到,还是觉得有点意思。

    这时一旁的查理兹-塞隆感觉发现了项伟荣话中的一个漏洞,对其道:“姐夫,好像少了个会稽吧”

    “你说打架”

    “嗯嗯。”

    “会稽那片不打架,我们也不喜欢和他们打架,没劲,好像就没打起来过。”

    “为什么”

    查莉不解:都被鄙视了,为什么不操拳头上

    不用项伟荣回答,张楠抢话道:“会稽出师爷,懂吗

    人家动口不动手的,最多吵个架,基本上打不起来。”

    算了,这下除了在坐的华夏人之外,其他人根本无法理解张楠这话中的精髓之处,连学习了不少华夏文化的查理兹-塞隆也无法彻底理解。

    当然,这也就是个说法,项伟荣会稽籍战友里能打的当然有,还不少,这就是个地域习惯的说法。

    不然想像一下鲁迅要是叼着烟的时候不是手中拿着笔思考写文章,而是彪悍的撸起袖子和人家干架,那场面…

    反正绝对没杜甫谈吉他的场面和谐。

    如今条件好了,好得不能再好,连睡个包厢卧铺都会不习惯,都是给富得!

    张楠和农博升也说了第一次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