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内河拖船(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得七八千元呢。
    而大唐帝国的这种小河流、小湖泊到处都是别说江南了就算是偏僻的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北方草原、东北等地区都是有的。
    在铁路无法抵达的内陆地区内河运输就是成为了最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远洋、沿海、内河、火车这些运输方式让帝国内部的交通往来变的方便而快速。
    对此吕振江是深有感触的他九月份的时候回了一趟老家把家人接到了上海来这往返几千里呢但是也就只用来十天左右。
    然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北海在北海处理完后又是跑到了辽东省釜山港去筹备新的办事处他准备扩展业务了不是其他地方正是釜山。
    依托着北海省以及辽东地区的生丝釜山也是北方诸省里比较大型的生丝产地如今吕振江的贸易公司主打的就是缫丝厂里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耗材加上北海和辽东就隔了一个北海海峡所以吕振江开辟新市场的时候第一个就是选择了辽东省。
    当然了这也和辽东那边竞争不大的关系有关。
    这个时候如果他敢跑回江南、浙江两地竞争的话估计会死的很惨。
    在釜山待了三天留下人处理后续事务后他又是乘坐火车跑到了沈阳见了当地的一个供应商敲定了一份代理合同。
    然后才是继续乘坐火车南下来到了天津又是拜访了几家公司后才是乘坐客轮南下返回上海。
    这一个月里他往返奔波万里辗转北方诸省但是真正用来路上的时间只有一半左右。
    这种效率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
    有时候吕振江也是觉得最近十多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变的都有些不适应了。
    十多年前大家出行只能是坐马车或者帆船而更多的还是得靠双脚。
    但是现在乘坐火车和轮船轻松行万里路。
    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发现又多出来了什么新鲜玩意几天不关注外界就会有一种落伍的感觉
    吕振江这个土生土长的大唐人都是有这种感触了而刚来到大唐的英格兰人约翰·费罗曼就更是如此了。
    随同英格兰使团一起来到上海的约翰·费罗曼尽管一路上已经是见过了众多大唐的发达港口高大无比的钢铁轮船但是当他们看到黄浦江上密密麻麻都是各种轮船岸上的上海城区高楼大厦林立就连脚下的路都是铺着水泥的时候。
    他和使团里的其他十多个英格兰人一样半天都是没回过神了。
    一开始他们以为南非港、锡兰岛上的科伦坡城、南洋的马六甲港就已经足以代表大唐的繁华和先进了。
    但是当他们抵达上海后才知道沿途上所看到的南非港、科伦坡城、马六甲港和大唐本土的上海比起来就那是荒野和城区的对比!
    不到上海他们这些外人永远都无法想象上海到底有多繁华!
    黄浦江上日夜不停穿梭的船只黄浦江西岸数十里几乎都是码头停泊着数不清的船只其中有让约翰·费罗曼看了都差点窒息的数千吨钢铁巨轮也有稍微小一些的两三千吨的钢铁巨轮至于数百吨、一两千吨机帆并用的蒸汽木制轮船几乎到处都是。
    尤其是那艘目测至少四五千吨的钢铁巨轮约翰·费罗曼难以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作为一个学者英格兰第一台实用性蒸汽机的发明者英格兰第一家蒸汽机工厂的首席工程师以及第二大股东他有足够的科学素养来推断这种巨轮背后所隐藏的技术难度。
    想要推动这种巨轮怕是需要好几千匹马力的超巨型蒸汽机吧!
    几乎从他们乘坐的大唐西洋贸易公司的商船抵达上海的那一刻起他们的震惊就是没有停下来过。
    而接待他们的外务部上海办事处的外交官谢如稳看到这几个人的模样表情平静!
    他作为外交官这几年在上海办事处任职接待了很多外国使团的到来而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