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试试?(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土垒胸墙这条胸墙面面向江对岸的那边足足有两米高但是面向陆地方向却是只有一米多点这是因为胸墙的后面还有着一块半米高可以站人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道胸墙已经是类似城墙了但是因为时间紧迫加上河滩的长度太大他也不可能让士兵们在这片广阔的河滩都修起一到厚实的城墙来只能是用土垒的临时胸墙顶替一下。
    不过即便是简单的土垒胸墙但是在防御作战的时候也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的。
    在胸墙的正中间略微靠后的地方还修筑了一个很显眼的高台这高台同样是有着土垒的胸墙作为阻拦但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道胸墙竟然还有和城垛一样的缺口。
    如果是稍微有些近现代军事常识的人看到这座土垒高台那么第一眼就会看出来这是个炮台。
    没错这座炮台就是给还没有抵达的火炮所准备!
    对岸的明军可是带了两门碗口炮过来的己方如果没有火炮的话打起来岂不是要吃亏的很所以在发现明军带了火炮过来后李轩也是第一时间派人日夜赶回黄竹山然后把还在试造中的火炮给带过来。
    而他派回去的侍卫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明军的木筏数量已经多到足够渡江接下来的几天里随时都能够渡江的时候他的侍卫终于是把火炮给带来了。
    当看到这门火炮的时候李轩都是忍不住亲自上去摸了两把这门火炮从外观上来看已经和他印象中的那些近代前装火炮并没有区别了有着一根粗大的管子炮身非常厚实并且附带有厚实的炮架以及轮子。
    整门大炮重量达到了九百斤这个数据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李轩所要求的五百斤并不符合李轩规划中的营级步兵支援火炮的要求。
    如果是行军的话即便是平原地形要想这门火炮跟上行军速度也至少得需要六匹马。
    当然了马匹少到四匹甚至两匹也能拉得动但是却是很难保持连续行军因此这没有多少意义。
    该炮因为是试验炮主要还是为了试验造炮的技术所以造的是比较厚重而且身管比较长这实际上是一款很典型具备了十六、十七世纪特色的前装滑膛加农炮。
    这样一款并不太适合大唐新军现阶段要求的加农炮其威力自然也是不俗的该炮在黄竹山试射的时候发射圆形实心铁弹的时候达到了李轩所要求的五百米有效射程这个有效射程是指小角度仰射时的有效射程其命中率较高同时杀伤力依旧可以保持。
    如果是用大角度仰射的话其射程可以提高到三公里以上但是这样的射程下其命中率已经是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的射程在实战中并不具备价值。
    不过即便是五百米的有效射程这也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了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大杀器是目前的大唐新军都用不起的这不仅仅是因为重量太重大唐新军没有这么多的马匹来拉炮更因为铜料昂贵而且制造长身管火炮更加困难众多工匠们忙了大半年才手工打造出来这么一门由此可见制造的难度而这样生产困难并且无法量产的火炮是很难大批量装备的。
    因为长身管火炮制造困难所以黄竹山的那些工匠们已经是改变了想法他们开始尝试造一些短身管的火炮不用来发射实心弹而是用来发射散弹射程可能没这么远但是重量和威力却是可以得到保证。
    而李轩对此也是支持的只要是炮而且还能发挥出相应的战术作用那么他并不介意用的是臼炮还是加农炮。
    火炮运抵后李轩就是亲自指挥着人把火炮搬上了炮台其炮口是直指着江对岸的明军!
    当火炮搬运了上去后一旁的陈屠夫也是满脸好奇的围着火炮转圈然后对旁边一个黄竹山过来的火炮工匠道:“这炮能打到对岸的明军?”
    那工匠目测了下河的宽度然后道:“回将军我们的这炮最多就只能达到河对岸的河滩那些明军的营地有些远打是可以打这么远但是能不能打中就是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