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朝开办科举这几乎就是一个王朝走向稳固的标志同时这些新科士子加入大唐王朝背后就是数百个乃至数千上万个这个时代里的社会骨干家庭上了大唐王朝的这架马车。
    这年头一个学子从来都不是他单独一个人的他们背后会有着师友、宗族乡亲。
    一个新科士子在肇庆这种地方自然是不算什么因为这个地方和北边的京师一样现在是官员满大街都是但是这一个新科士子在当地却是通常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别说是已经有了中举的士子了即便是一个举人在当地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乃是地方上的士绅骨干力量!
    只要大唐王朝多办几次科举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进来到时候三省之地的精英阶层不敢说全部但是大部分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加入大唐王朝这个体系成为明王朝的敌人!
    这也是李轩支持开办科举甚至捏着鼻子录用那些只会八股文章的读书人的缘故。
    这表面上是为了人才但实际上还是为了拉拢三省之地的精英阶层!
    大唐王朝自从建立以来一直都是走在精英阶层的对立面尤其是在税收方面所采取的‘士绅一体纳税、商税、农业税’这三大税种几乎是严重打压了当地的精英阶层并不断的激起他们或明或暗的反抗。
    宣平二年里被大唐王朝抄家灭族的不知凡几镇压的武装抗税也是多如牛毛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而且杀的大多都是地主、大商人为代表的精英士绅阶层。
    但是治理天下也不能一味的靠杀都把人杀光了他李轩治理谁去啊?
    所以科举是李轩也是大唐王朝用来和士绅阶层缓和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些士绅阶层最在乎的是什么其实不是土地也不是赚钱而是当官!
    数千年来华夏大地里的精英阶层最在乎的还是当官!
    没办法数千年来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不是那么容易被扭转过来的。
    李轩现在玩的手段就是一方面强行推行各种新政策并为此大杀特杀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给予了那些服从大唐王朝统治的士绅阶层一个进身之阶通俗一点来形容就是一手大棒一手糖果。
    而用更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宣平三年的科举落下帷幕后李轩指示今年也要开始准备明年的科举了!
    是的没错李轩是最近几年里每一年都办一次的科举这一方面是为了拉拢精英阶层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人才的匮乏。
    哪怕是李轩心中的人才乃是幼军营里的学生或者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但是偌大一个帝国需要的官员可不是几百几千人而是成千成万呢现在大唐王朝的统治区越拉越大对官员的需求数量也是越来越大。
    尤其是大唐王朝的政权可是直接下乡的没有和明王朝一样只建立到县一级一个县才那么一丁点的官员而已大唐王朝里的官员比例是比较大的。
    而且大唐王朝里是没有吏这种说法的但凡是吃皇粮的都有着官身哪怕是最低级的科员或者是巡警也都是有着从九品的官身!
    这也是让不少人都误会大唐王朝官员众多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事实因为大唐王朝实际上是和明王朝的官、吏合二为一了。
    虽然和明王朝时期对比会增加人员薪资的开支但是增加的并不多因为明王朝的这些人虽然不从朝廷里拿钱但依旧是需要拿工资的啊工资那里来呢还不是从民脂民膏里来。
    而现在大唐王朝实施严厉的税收制度并实施国税以及地税分离的制度地方上的官员们的薪资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地方财政自行承担的中央财政只是承担了极小的一部分。
    因此并没有加深财政的压力更加没有加重民众的税收负担!
    不过也只有大唐王朝这种全新的王朝才能建立这样的制度了如果是让明王朝也进行这样的改革分分钟把朱家王朝给改革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