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陈立夫当县令(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厂也是全国最为密集的。
    在这里几乎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能够找到有钢铁、化工、机械、造船也有纺织、玻璃、茶叶、瓷器、造纸、印刷等等基本上但凡是在大唐帝国所有的产业都能够在上海这里找得到。
    工业之齐全也是让此地拥有了巨大的聚焦效应在此地开设工厂能够就近找到销售渠道以及原料以及各种设备甚至连金融服务等各种专门为了企业而提供的服务这里都有。
    要在上海开公司带着本钱来就行了在这里开设任何行业的企业的各种设备人才都是应有尽有。
    如此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这里开公司建工厂同时也是吸引了附近地区大量的民众甚至是其其他省道的农民来到上海找工作。
    如此城区一天比一天大人口一天比一天多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不过上海发展的如此迅速其经济上的重要性甚至比金陵城更加重要也是对主政上海的官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上海的县令是谁?
    不是他人正是我们的老熟人一心想要匡扶圣君打造宣平盛世的陈立夫!
    陈立夫在宣平十年调任松江府担任同知正四品。
    三年一过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上海县令任期满被调回京师去了吏部选人接任上海县令的时候干脆是直接选了陈立夫。
    按照常理来说寻常知府的同知都是从四品而县令不过事实正六品但是在松江府和上海县却是比较特殊。
    松江府知府就是从三品了陈立夫这个同知也是正四品而上海县也是因为如此特殊因此这个县令也是正四品。
    因此在品级上两者是相当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上海县虽然是个县但是其不是一个普通的县其辖区里汇集里全国最为庞大的资本以及工业力量。
    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主政一方这对于陈立夫的仕途而言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有了这么一份资历后后续调任到其他地方就会顺利得多。
    陈立夫初任上海县令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基本上没有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的事在诸多政策上还是延续了前任的政策。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陈立夫却是打算着动一动了。
    虽然说延续前任的政策继续这么下去上海也能发展的很好但是明眼人都是能够看的出来这不是他的功劳如此任职三年后陈立夫几乎是不太可能获得太大的名望。
    陈立夫在过去的一年里也是苦思了诸多计划用来打造属于他自己的政绩不过却是发现不是那么的容易。
    上海本来就是发展的很好哪怕是陈立夫躺着什么都不干上海的发展势头都不可能停下来。
    此地的工业已经是全国第一金融业等企业的发展也是全国第一就连是城区建设水利交通乃至教育等等都是属于一等一的。
    陈立夫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把目光瞄向了城区的北部方向准确的说是吴淞江北部。
    如今的上海城区可以说是已经是非常的庞大了以上海县城为中心其北部也就是后世的外滩区域乃是贸易区县城的南部区就是第一工业区再南边就是第二工业区了至于除开沿江地带的西部内陆地区因为交通不够便利所以通常是作为生活区域的并没有统一进行开发。
    要想扩展城区建立新的工业区域或者是办公商业区要么是继续向南要么是跨越苏州河向北要么干脆是深入内陆。
    深入内陆是不可取的距离黄浦江太远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向南的话如今已经是向南很远了继续向南的话有些头轻脚重的感觉。
    其实黄浦江东岸的区域也是一片极好的发展区域陈立夫上任之初就是考虑过发展黄浦江东岸的。
    他之前想着干嘛要费尽心思朝着南边或者北边发展啊这黄浦江的东岸就是一片荒芜之地啊而且还是官田官府喜欢怎么开发就怎么开发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主来碍手碍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