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黄河水难清(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聪明机智的刘彘马上回答道:“做天子,由天不由人。儿愿意每天居住在皇宫,在陛下面前戏耍,也不敢安逸享乐,以致失了天子之道。”

    如此机敏乖巧,怎能不讨皇帝的欢心呢?汉景帝龙颜大悦,马上晋封王夫人为皇后。又过了不长时间,刘彘便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因为他自小聪明而有智数,与宫人c诸兄弟戏耍时,非常善于知道别人的心意而应之,大小都得欢心。在皇帝面前,恭静应对,有如成人。被誉为“圣彻过人”,因此景帝亲自给他改名为“彻”。

    如今儿子的皇帝位子已经是安如泰山。窦太后也驾鹤西去了。这后宫之中,可就是自己的天下了!想到这儿,王夫人的脸上露出得意的大笑。

    想想这些年的憋屈和压抑,如今终于一扫而空,这份爽快劲儿,就别提了。当听到自己的弟弟田玢来宫中探望时,她马上吩咐,快请他进来,这些年,倒是多亏了田玢在外面的奔忙呢!

    与她的兴高采烈不同,丞相田玢的脸上阴沉的能滴下水来,虽然他生就是一副呆板脸,但今天的不高兴,却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王夫人对这个弟弟的心性了解很深,见他如此,慢慢的收敛了笑容。

    “怎么啦,难得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不成丞相大人。”

    田玢叹了口气,神情黯然。他前段时间托病在家,其实就是为了躲开最近朝中的这些麻烦。可是这次躲不过去,皇帝强行命令,所有在家的官员必须来上朝,商讨大计。

    “太后,出大事了。这次你可要给我做主啊!今天大朝会上,皇上竟然听信元召那小子的胡言乱语,当众驳斥了我的言语,让弟弟颜面大失啊!”

    王夫人闻言一愣,她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并不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

    “一些小小的朝堂争执,又算得了什么嘛?呵呵,丞相不要在意。太皇太后仙去,从今以后,朝中局面大为不同,你那外甥皇帝正要多多倚仗于你这个亲舅舅呢。”

    田玢不以为然的看了她一眼,妇人之见,果然是眼光短浅,宫闱之间的争斗还能有些拙计,放眼朝堂大政,想要依靠她帮大忙,也是难为她了。可是有些事必须提前打招呼,怎么说她也是当朝太后。

    “太后啊,现在朝廷上的局面,你是不知道。弟弟我空顶着一个丞相的名头,其实,呵呵,皇帝的那些大主意啊,早已经插不上手了!现在皇帝信任的,是以元召为首的尚书台那帮年轻人。”

    “怎会如此!放着自家的舅舅不用,反而去用外人,彻儿怎么这么糊涂啊?且待他来时,我一定好好的说说他。”

    田玢苦笑着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王夫人会意,挥手摒退了侍立在旁的宫女太监,殿内只剩下姐弟二人。

    “到底是什么事,值得你如此郑重现在放心的说吧,这宫中内外,姐姐还能做得了主,不必这么小心翼翼。”

    王夫人朝旁边指了指,示意田玢坐下来慢慢说,她对于这个弟弟的事还是很上心的。

    “太后,今天弟弟我可被他们坑惨了啊!此事都怪那老不死的窦婴老儿和元召小子,这一老一小,坏了我田家的大事了!如果他们真的敢毁了我家黄河北岸的田地,我c我便与他们势不两立!”田玢见再无外人,开始破口大骂,脸上恨意滔天。

    今天的大朝会,他并不想来参加,只是碍于皇帝的严令,不得不来。本来也只不过是抱着走走过场的心理,当个袖手旁观者的。却没想到,最后的火,会烧到自己头上来。

    当长乐侯元召当殿启奏完渭河上游的抗灾情况,皇帝大为振奋。渭河竟然保住了,不用泄洪,也就是说,汉中平原上的几百万顷良田已经不用担心被洪水冲毁了。这个大粮仓的秋收可以确保无虞了?

    看到元召肯定的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