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六章 决战局 奋英武(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朝野内外,君臣一心,匈奴人就算再厉害,也无所惧尔!”

    说到这里,皇帝带着不加掩饰的笑意看着太中大夫郑当时,点了点头。

    “郑卿家,此时与匈奴全面开战,国库支持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大规模的战争,除了精兵强将之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后勤保障的支持,要想打胜仗,在很多时候说来,后勤保障是否供应的上,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要往里面砸钱啊!武器装备c兵马粮饷c后续各方面的调配,这所有的地方都需要钱财的支持。

    这些年来,大汉朝廷的库府,一直是归郑当时管理的。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任何人都取代不得。听到皇帝问道这个问题,他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陛下,这个问题无需担心。微臣之所以对陛下的战争之议首先站出来赞同,正是因为对于库府方面心中有底,无后顾之忧,这才同意不妨一战的。我们的家底,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已经太丰厚啦。堆积的米谷需要经常晾晒才不会发霉,穿钱的绳子都已经烂断了,是需要到了用它们的时候了。呵呵!”

    “原来如此。哈哈哈,听郑卿家这么说,那么,朕就放心多了。”

    郑当时点了点头,想起这几年朝廷库府财富和民间的巨大变化,他的声音中带了许多感慨。

    “陛下,能够得到今天的这个大好局面,与列位先帝的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更要感激上苍对我大汉的眷顾。老臣记得曾经听长乐侯元召说过一句话, 我们大汉的盛世马上就要来了!经过老臣这几年的观察,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已经初显峥嵘气象,这真是一件令人万分激动的事啊!想不到臣垂垂老矣,在有生之年,竟然还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个千年盛世的到来老臣老臣真是荣幸啊!”

    说到这里,这位操心国事大半辈子的忠正老臣竟然泣不成声,潸然泪下。

    含元殿内响起一片唏嘘声,有许多和他同样感受的人,在这一刻也有些忍受不住。是啊,一个王朝的盛世,这是无数人想往的时代!只有记忆中还没有忘记那些战火流离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这样的时代,是多么的宝贵。

    从三代圣王以下,祖先们又何曾经历过真正的盛世呢?千年的战火绵延不绝,残暴与征伐,兴衰与轮回,又一轮战火重燃一直到那位伟大的秦始皇帝统一天下,那个时候,现在站在朝堂上这些人的很多父辈祖辈们以为,一个盛世王朝将要开始。

    可是,上苍的意志谁也不可预知,曾经被天下无数人寄予期望的大秦帝国,就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了。强国梦碎,山河倾覆,天下重归混乱。

    如果说汉高祖皇帝刘邦是被上苍重新选定,结束天下战乱的那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相信,现在大汉王朝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所有人已经都深信不疑。

    “天命所归,在于刘氏”,这句当年群雄争霸时候的谶语,被这些朝堂上的臣子们重新在脑中记起来的时候,尤其增添更多的认知。

    大汉朝,已经不是高祖皇帝北伐匈奴被困白登山时候的大汉朝了!在这盛世来临的前夜,它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国战大胜来开场。有一些老账需要对手还清,更需要敌人新鲜的血液来祭奠和壮行!这是从皇帝到臣子再到普通士卒共同的心声。

    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被决定了下来。在皇帝陛下亲自分派下,各个有关的部门,马上行动起来,开始做各项战争的准备。带着秘密诏令的信使重新从长安出发,星夜赶往北疆边关,把皇帝陛下的意志带给所有的将士们,让他们全军动员,准备大战!

    驻扎在长安城北的北军大营将军和城西的细柳营将军,同时接到了皇帝特使的虎符调令,命令他们抽调敢战之将士,准备好作战一切事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