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姿国色 如花美眷玉成(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即便是所有人都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只要皇帝一个人还记得就行。而且,皇帝刘彻不仅记得,他无时无刻不想让元召去把这个重任担起来。为此,可以说是为其量身打造的这个新官职,那方大印在匣中,已经等待了好几年的时光。

    不久之前的长乐塬君臣会面,在秘密交谈的时间里,讨论得最多的其实并不是大军西征的事,而是元召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正式的走马上任踏入朝堂。

    虽然元召觉得自己在二十一岁的年龄就站到含元殿的九龙台阶下还有些早,但他在认真的想过之后,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皇帝的催促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元召已经预感到,大汉朝最激烈壮阔的时代马上就会来临了!时不我待,他必须要抓住最合适的时机,站在风口浪尖,去引导大浪的方向,以最精准的手段,使其不能偏离一点儿轨道。否则,如果重新回到历史的轮回中,那他这么多年做出来的努力,将会没有一点儿意义。

    在还没有人所知道的将来,元召非常相信自己对时间节点的判断。赤火军和黑鹰军的两面出击,如果没有特殊的意外,必定会大获全胜。而且这次胜利,将会比汉朝的任何一次对外战争都要意义重大。

    原来历史时空中的大汉军西征,即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最终还是取得了那么辉煌的胜利。那么现在,在粮草后勤供应充足,提前情报打探详细,出征军队士气高涨,各类武器作战装备更加精良等等有利条件下,如果还不能取得大胜的话,那么元召宁愿自己从来没有来过,也不用白费这些力气!

    既然胜利已经可以预期,那么接下来大汉帝国的大好局面,就非常值得期待了。天下如棋局,落子应无悔!这样的一盘好棋,再往后,就必须要有最高明的国手来斟酌布局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关口,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把握好了,那么自然就可以按照元召从很多年前规划好的局面去发展。如果一个不慎,抓不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那么极有可能重新回到原先的轨道。皇帝这条巨龙,在志得意满的极度膨胀之后,为了权利和,将会释放出怎样的破坏力,谁也无法预测。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元召,想要与皇权对抗,他自问也将无能为力!

    这段大好的时间点,将并不会很长,从这次河西战役即将取得的胜利直到下一次与匈奴的彻底决战,也就是几年的时光而已。这段时间,就是最好的改变历史走向的机会,元召等待多年,自然是天下唯我,当仁不让!

    皇帝刘彻对于元召终于答应正式走上朝堂,非常高兴。这位识货的皇帝现在心中无比感激的就是那位已经逝去多年的窦太后,正是她慧眼识珠首先发现了元召,而把他用荣宠的手段留了下来。现在再回想起来她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许多话,皇帝竟然有自愧不如的感觉。只凭着这一点,他就早已经消解了曾经对窦太后暗存的怨气,每当祭祀先帝时,都会特意在心中对这位睿智识人的太后表达一份特别的敬意。

    皇帝刘彻有着广阔的胸襟,更有着无与伦比的驭人之术。他那双明察秋毫的眼睛里可是不揉沙子的,元召胸中所藏的东西,还远远的没有展露出来啊。这样才大如海的人,不好好的利用,那才是傻子呢!

    不贪心,不贪功,知进退,懂分寸已经慢慢成长起来的元召,皇帝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这样的人物,要以什么样的方法驾驭,他曾经想了不止一次。

    而今,元召既然已经答应了开始他的朝堂之路,皇帝也终于做出了决定。元召,只能以情意笼络而绝不可以力迫之。以长公主下嫁,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是卫皇后和他商议过的事。以大汉公主之尊,皇帝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独一无二的元府女主人,只不过,碍于元召的坚决态度,最后皇帝和皇后选择了妥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