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山海之力幻浮云(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略微的稚音,如果换一个场合儿,对一个封地千里的诸侯王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一种儿戏。

    但,这是长安未央宫,含元殿。九五至尊的天子就坐在那儿看着,百官面色呆滞。“狮子大开口”也不足以形容元召的这个要求!

    刘彻的眉角一跳,他突然预感到元召想干什么了,一种巨大的惊喜从心底涌起来。如果元卿真的能把这件事办成,那可真是太好了!

    齐王刘定国也有片刻的愣神,他下意识的转头看了看身边的楚王。这位铁哥们儿脸上带着奇怪的神色,复述了一遍元召刚才说的话。

    “他说你把东海的制盐权都送给他了。齐王兄,这小子是疯了吧哈哈哈,真是好笑!”

    齐王终于明白过来刚才元召的话中之意了。他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对面这家伙根本就是个棒槌。简直是痴人说梦!空口白牙的就想要大东海的财富

    元召没有笑。他的脸色变得很郑重,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朝身后的方向招了招手,加官为尚书常侍的终军离开自己的位置,手中拿了一卷东西走了过来。

    十九岁的终军,手中捧着的,是两份写在帛书上的契约。用小侯爷的话来说,就是一式两份内容相同的“合同”。

    这上面的条款内容,是尚书台的几位年青俊彦根据元召的意思,花了一天时间整理制定出来的。合同的名称就叫做“齐归盐政于国协议”。

    两份帛书的重量,捧在手上轻飘飘的,然而,在终军心中,却重若千钧。他脚步凝重,走向自己偶像的方向,眼中有敬佩和炙热的光芒。

    没错,小侯爷就是他的偶像。不仅是他,所有尚书台的人,都以自己的这位长官为自豪。他的谋国之策,在这些年轻属下眼中,放射着灼灼光芒。

    当年七国之乱,万军争锋,流血千里,最后朝廷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灭吴之后,把吴越之地的所有临海盐池收归了朝廷所有。

    只凭着这一样东西,在不到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就弥补了因为平叛而造成的国库损失,这样巨大的收益,保证了景帝在位期间,继续延续了已经开始的“文景之治”大好局面。给当今天子继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海盐之利的巨大,可见一斑。

    吴越沿海的制盐与齐国东海之盐,素称南北两大产盐地,而东海之盐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更胜一筹。如果控制了这两处最大的盐业基地,就等于控制了天下食盐的十之。朝廷会得到多么大的收益,可想而知!

    当初以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得的巨大效益,今天,在元召的手中,如果真的能通过这薄薄的两份帛书同样来达成,那么,他的谋略将是庙算无敌!

    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妄想。但在终军心中,只要是元召认真计算过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这是一种巨大的信任和无比的崇敬。

    原来元卿早就有了详细的谋划!刘彻的心中升腾着激动和期盼。他对侍立身边的韩嫣使了个眼神,韩嫣会意,不动声色的来到尚书常侍c给事中所在的地方,悄悄地了解了皇帝想知道的一切。

    等到听完韩嫣附在耳边说过打听来的元召所拟“合同”内容,皇帝无声的松了一口气,有一种感慨油然而生。

    这样的忠臣上哪儿去找啊!他虽然并没有提前告知自己要做的这些事,但,刘彻不仅不在意,反而是大大的激赏!因为这是一种大担当。成功了,好处自然是朝廷和天子的。如果事有不协,想必他的本意就是要自己去承担后果的吧?

    有勇有谋有大担当!老祖宗当年果然是慧眼识人,给自己捡到了这个宝贝,此为国之重宝也!

    天子暗暗感叹,元召自然不知,他也无心理会任何人的想法,把天下盐政收归朝廷统一经营,用自己知道的技术进一步提纯细做,使大汉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