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二章 半生风雪长安路(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这其中也与元召早就策划好了一切大局有关,但司马相如能够在那么错综复杂的局面下,迅速地做到今天的地步,已经足以看出他的能力了。因此,皇帝早就表露出意向,这次诏他回到长安,是要准备大用的。

    也难怪皇帝的看重,自从开始开发西南夷以来,水路和陆路两条通道,都被逐渐的打通开来,中原汉人和那些少数民族的交往,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各类商品流通络绎不绝。不说广大民间财富的增长了,就是他自己在宫中的那座“小金库”,现在如果被外臣知道那里面究竟蕴藏了多少的财富,恐怕都会惊得目瞪口呆的。

    皇帝那座内库里的财富,都是这几年元召替他迅速积累起来的,而其中的一大半,就是来自西南夷。其余的是来自南海和东越。

    不过就是发动了几次小小的战争,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收益!皇帝每次去建章宫翻看卫子夫给他掌管着的那本账簿时,他是都会发一番感慨的。是的,这几次胜利来得真是太容易了,容易的甚至连正规的大汉军队都没有调动,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损耗,就开疆扩土,财源广进!

    每当想起这些,皇帝的内心就极度自信起来,他自然明白这一切为什么会来的如此容易。想想自己当初建功心切,草率的就定下来马邑之围的计划,不惜调动全国三十多万精锐汉军,耗费了物资钱粮无数,想要诱杀匈奴单于,可是到头来却劳而无功,差点儿沦为笑柄。

    眼前的大好局面都是从元召开始正式参与朝政开始扭转的。不管是平定东南越之乱,还是开发西南夷,他都是首创策划之功。而在这其中涌现出来的英才,如严助c终军c司马相如还有后来出使西域立下首功的张骞,也都是与他的大力举荐脱不开关系。而这几个年轻才俊,也不负众望,出马之后,都立下赫赫功勋,为大汉的一步步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从元召到司马相如这些人,皇帝都是特别对待的。他相信,元召领着这些青年才俊们给他创造的奇迹,将会越来越多,对这一点他很期待,也给予最大的相信和支持。

    一道封赏的圣旨,已经随着司马相如回家的脚步随之而到了。元召赶到酒楼时,熙熙攘攘,青郊外聚集了一大批道贺的人,甚是热闹。

    “赏万金,赐封镇远侯!”

    皇恩浩荡,虽然只是没有多少封邑的关内侯,但司马相如以一介白衣出身,也已经是难得的殊勋了。更何况,他已经简在帝心,前途未可限量。

    早就听到消息赶过来的旧日好友们,看到昔年和自己一同游学天下的这位新晋侯爷,举手投足间,与往日气度已是大大的不同。心中的滋味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儿是相同的,那就是感到欣喜和振奋。

    当今天子唯才是举的选拔人才方式,果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啊!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看看这几个曾经的好友,终军c严安c徐乐c司马相如,都已经算得上是功成名就,真是羡煞旁人!

    司马相如今天的心情就不用说了。看着旁边无怨无悔的追随他这些年,眼角已经添了细微皱纹的文君,再看看抱在怀里白白胖胖的儿子明珠,心中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如今自己终于不负胸中所学,开始大展鸿途,这其中的功劳,倒有一大半是属于文君的。只是她不需要他说出什么感激的话,眼神中的一抹柔情,就已经足够了。

    所谓锦上添花,热火烹油,这样的事总是来得格外热闹些。这几天,不仅司马相如的朋友们都来到贺喜,就连得到消息的那些与卓家交好的蜀中豪门之家,都不远几百里,跟着卓老爷子前来了几十位。

    青郊外酒楼的所有人这几天都忙坏了,名下的所有店面都已经停止了营业,专门儿为自家主人招待这件事。大道上的马车都排出几十里去,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