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六章 风起青萍(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置下来,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长安市景的繁华,虽然令人目不暇接,中原的各种精美商品美酒美食,也令这些来自域外的人流连忘返。但没有得到汉朝皇帝的亲口承诺,没有与汉家朝廷正式签订互相交往的优惠条件,他们的心里终归是有些不踏实。

    更何况,这些时日的长安风云,或多或少的传入到他们的耳中,令这些见惯了鲜血与杀戮的贵族们格外担心起来。毕竟,这里是大汉王朝,是属于征服者的地盘。如果有什么难以预料的事牵扯到他们身上,那可真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逃脱了。

    说起来有些奇怪,现在最希望这个东方帝国保持稳定的,恰恰是他们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人。本来他们在被威慑拜服于大汉骑兵的刀锋之下后,又亲眼见识到了中原的璀璨文明,心中已经极为向往。未来东西方交往的通道,已经在他们的眼中闪现出光华,可以预见,他们各自的国家和民众在东方文明的熏陶之下,一定会跟随其步伐,变得繁荣昌盛起来。

    因此,大汉王朝的任何风云变幻,都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些各自主宰一方苍生命运的人,他们想要的,就是亲眼看到的眼前繁华。

    皇家驿馆中的信息和贵宾们的情绪波动,自然被朝廷有司所深深关注。有司官员不敢怠慢,把这种情况及时的上报朝廷,送到了太子监国的案前。

    大汉太子刘琚得知之后,心中忧虑。他在去给父皇例行探望请安时,把这件事告知皇帝,请示该怎么办时,皇帝却没有做出任何明确的指示。

    “朕的病体还没有痊愈,需要好好的静养。太子为何要拿这些琐事来烦扰呢?此等区区小事,朕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处理好的所谓孝道,为君分忧,这不正是你当前应该去做的吗?”

    皇帝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好像他真的相信太子会圆满的解决一般。刘琚没有办法,父皇这段日子总是这种态度,他也已经习惯,却并不怀疑有他。既然如此,自己当然应该好好的去把这件事处理好,以不辜负父皇的信任,顺便让他安心。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子率领着大批人众,携带各种赏赐,代表着皇帝,隆重而亲切的慰问了皇家驿馆中的所有域外贵宾们。

    大汉太子的随和态度,算是让这些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各自心中的疑虑顿消之余,不由得纷纷夸赞太子睿智英明,将来继承皇位,一定是一位有德的圣贤天子。

    半天的会晤之后,宾主尽欢。面对着那些恭敬的不同肤色面孔,太子刘琚的心中也感觉到很高兴。他虽然知道,眼前这些人畏服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背后的帝国威严。但他仍旧有些兴奋。并且暗暗鼓励自己,早晚有一天,他也会坐在至高处,接受这些外邦君王们心悦诚服的拜见。

    跟随着太子前来的,除了殿前常侍东方朔之外,就是主管外邦事宜的大鸿胪官员,以及大批的东宫属从们。

    太子返回之前,接受了太子赏赐的域外贵宾们,也纷纷奉上了自己的礼物。对于这种礼尚往来,听从了属官们建议的太子自然不好拒绝。有时候,适当的接受对方的好意,反而更容易让双方都放心。

    时辰既然已不早,太子殿下的车驾先行,留下一位得力的东宫属官处理善后事宜。回赠的礼物自然都是名贵的黄金弯刀珠宝玉器等,这位名叫魏文的属官却是已经追随太子多年,算得上是绝对的心腹了。他指挥着人手把东西都收拾完毕,装上马车,然后按原路返回东宫太子居处。

    他们这一行人转出这条街时,太子刘琚的车驾却已经早不见了踪影。这些日子事务繁忙,太子殿下也不容易,耽搁了这半日时间,想必现在又急急忙忙的赶回去处理朝廷事务了。

    前段时间的大雨过后,有不少郡县遭受了水灾,纷纷上报到朝廷来后,以长乐侯元召为首的几个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