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如日中天(第1/3页)  乱世逐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浩浩荡荡,慕容垂带着燕国中军铁骑的亲卫进了邺城,

    持续几天的叛乱,如同沙滩上的城堡,一旦涨潮,那些如梦似幻的期许完全变成了泡影。

    血战结束,幸运或者不幸的人们都将面临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现在这样的乱世里,他们所面对的现实,常常都是比较残酷的。

    朝阳升起,邺城的城墙上染了一层金色,南城门外的残局早已被收拾,城楼之上,慕容垂扶着女墙,眺望南方,在他的视野中,似乎可以看到建康台城显阳宫那高高隆起的尖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

    果然还是来了么?

    慕舆长卿心中暗叹,俗语有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一样会来,不存在侥幸。

    “怎么,怕脏了手么?”

    慕容垂淡然的看了慕舆长卿一眼,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很多人啊,什么都想要,又要下水摸鱼,又怕衣服湿了,世间哪里有那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呢?”

    “你记得把那些人头,挂在城墙上,再来通知我一下。之后我要回枋头去迎接新君了,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丢下这句话,慕容垂就下了城楼,回到城外的骑兵大营去了,再也没派人来催促慕舆长卿,也没有再进邺城。

    慕容家汉化很深,就算慕舆长卿再蠢,他也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投名状,慕容垂希望招揽自己,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跟自己的过去做切割。

    慕容垂采用的办法比较简单粗暴,让慕舆长卿得罪从前的同僚,杀掉从前的同僚,自然就跟过去做了切割,从此以后,必须要依靠慕容垂才能生存下去。

    很简单也很有效的逻辑。

    慕舆长卿想了一下,似乎摆在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遵从于内心的“良心”,不对那些死去将领的家眷痛下杀手。

    当然,这样会有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自己一家本来已经上岸,现在又不得不回到水里挣扎。

    而且慕容垂很可能故技重施,找自己的副将麻烦,让副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同的是,他自己的家小,也会成为那些倒霉蛋其中一员。

    慕舆长卿感觉有点亏,因为自己的“迂腐”,导致慕舆家这一脉子孙断绝,这样真的好么?

    另一条路就简单了,听从慕容垂的吩咐,然后,成为他的嫡系和走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背叛,就是万劫不复。

    该怎么选?

    慕舆长卿把手指都捏白了,忽然全身的肌肉都松弛下来,年纪轻轻的,居然背影都佝偻了几分,他已然有了决断……

    这一年,东晋的强人桓温怀着自己的目的北伐,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不变,但很多东西,都在慢慢的跟旧时代告别。

    在桓温北伐如火如荼之际,鲜卑慕容燕国的皇帝慕容俊驾崩,几乎是同一时刻,邺城的慕舆根所部爆发叛乱。

    中军主力,在丞相慕容恪的率领下,在荥阳,跟东晋北伐大军对峙。

    而燕国北方的重镇龙城,也被鲜卑拓跋氏攻占。

    外有敌国外患,内有小人作乱,整个国家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值此危难之际,吴王慕容垂按照已经驾崩的慕容俊的遗诏,率燕国中军铁骑迅速北上平叛,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击溃了慕舆根叛军的主力。

    邺城守将慕舆长卿不战而降,叛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评定。

    只不过,这次内乱下手比较狠,始作俑者,除了慕舆长卿一脉,竟无人幸免。

    人们在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游戏已经结束。

    随后,慕舆长卿“大义灭亲”的除掉叛军将领的家眷,将其人头吊在邺城的城墙上,一时间人心惶惶,邺城里无论是参加叛乱的普通军卒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